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6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殖道衣原体感染:流行病学和生殖道后遗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殖道衣原体感染临床表现较轻,容易被人们忽视。目前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可造成进行性,不可逆性病理变化,导致盆腔炎、输卵管性不育及异位妊娠等后遗症。目前尚无一种快速,可靠的特效药,且检测的手段受到一定限制,所以不易控制。  相似文献   
2.
3.
4.
追个公交车就流产? 小许的“大姨妈”一向准时,但这次竟迟了两三天都还没来。她用验孕棒一验,竟真出现了“中队长”(两条红线)。这虽然是意外,但她还是决定接受,好好准备当个妈妈。可是又过了两天,“大姨妈”居然来了!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对尿潴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08月4月我院诊治尿潴留且接受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7例,好转2例,未愈1例.结论: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能促进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有效治疗尿潴留.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母亲胎盘中HBsAg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如何通过HBV携带者母亲的胎盘屏障传播给胎儿,是否能在胎盘中产生HBsAg国内未见报道,本文利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胎盘中的HBsAg,以及监测新生儿宫内感染情况,试图寻找胎盘感染HBV与胎儿宫内感染之间关系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胎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胎盘感染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用PCR 及斑点杂交法检测母血、新生儿静脉血 HBV DNA(确定胎儿感染者),用免疫组化方法(LSAB法)检测61例HBV携带者母亲胎盘HBcAg。结果 ① 胎儿HBV感染率为22.92% (33/144); ② 61例胎盘HBcAg阳性率为68.85%(41/61),胎儿感染组阳性率(82.14%)高于对照组(54.55%),P<0.025; ③ 母血HBeAg/HBVDNA 阳性者,胎盘HBcAg阳性率(82.05%)高于母血HBeAg/HBVDNA阴性者(40.91%),P<0.005; ④ 胎盘各种细胞成分中,以与母血直接接触的蜕膜细胞、末梢绒毛合体细胞及EVT(绒毛外滋养细胞)HBcAg阳性率较高(36.07%~49.18%)。结论 胎儿感染HBV与胎盘感染有关,胎盘屏障对HBV有一定阻挡作用。  相似文献   
8.
患者 31岁 ,已婚 ,G1P0 ,因停经 31+4 周 ,发现“胎儿腹部包块”1周于 2 0 0 3年 9月 2 3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 ,末次月经 :2 0 0 3年 2月 15日 ,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较重 ,于当地行输液治疗后好转。 6月自觉胎动活跃至今。 9月初开始在广州某医院行产前检查 ,B19微小病毒弱阳性 ,9月 16日B超检查提示“胎儿腹部混合性包块” ,疑“胎儿畸形”转我院进一步检查 ,我院B超检查示 :宫内妊娠单活胎 ,胎儿大小相当于30 +6 周 ,胎儿腹腔内探及回声不均匀光团 ,大小约 9.2cm× 9.0cm× 6 .3cm ,包膜完整 ,边界清楚 ,内有不规则中等回声及低回…  相似文献   
9.
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  相似文献   
10.
刘颖琳  谢容娇  黎淑芬  张昌婷  彭燕 《新医学》2004,35(10):618-619,643
目的:探讨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的发病诱因、临床诊断与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中、重度OHSS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年轻、体格偏瘦、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绒促性素行黄体支持治疗以及妊娠是OHSS的诱因;②合并妊娠的OHSS患者具有病程长、症状重、白蛋白应用剂量大的特点;③严密的监护、静脉滴注白蛋白扩容、防止血液浓缩为治疗OHSS的有效措施;对症状重者应予穿刺引流胸腔积液和腹水.结论:在应用促排卵药物的过程中,应注意预防OHSS的发生.对于中、重度OHSS患者应严密监护,及时扩容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