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为了研究大鼠腹部皮瓣在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的变化 ;方法 :应用电子顺磁共振 (EPR)技术 ,对缺血再灌注后的SD大鼠腹壁岛状皮瓣进行了直接检测 ;结果 :大鼠腹壁皮瓣在缺血再灌注以后产生大量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 ·2 ) ;而且O ·2 变化十分活跃 ;结论 :大鼠腹壁岛状皮瓣是EPR研究氧自由基较为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低视力儿童视功能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有关视残(低视力)儿童视功能特点,对年龄7—14岁85名低视力儿童的各项视功能进行检测和分析。其中包括视力、视野、对比度、双眼视、色觉等。结果:85例低视力儿童中,一级低视力与二级低视力之比为3∶1。戴用助视器后远、近视力达0.3及以上分别为67.06%和近100%。视野、对比度、双眼视和色觉异常分别是41.17%、54.12%、28.23%和30.58%。并显示了各自发生的特点。此外,同时存在2种或两种以上视功能改变者占55.29%。  相似文献   
3.
刘金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208-209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经阴道试产后对母婴的影响,探讨此种分娩方式的优缺点,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分娩方式提供可靠的选择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9至2011年确诊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病例200例,再次分娩方式中,直接再次剖宫产为78例,122例预先选择阴道试产,成功例数为80例。试产失败组患者的产后出血、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7分及住院天数和费用明显增高。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同时存在优缺点,临床中应权衡利弊后选择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4.
宫颈糜烂是最常见的妇科慢性炎症之一。近年来,我院采用红外光疗仪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并与单用红外光疗仪治疗进行效果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院采用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停经12~28周,子宫大小在10~20孕周的晚期稽留流产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金敏   《中国医学工程》2014,(7):140-140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有效82例(85.42%),无效14例(14.58%),需行剖宫产或引产终止妊娠,孕34周之前与孕34周之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8743,P〈0.01)。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应早期积极治疗,并定期对孕产妇进行身体和胎儿检查,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临床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10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阴式修补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残余尿量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盆底疾病生活影响问卷评分(10.37±3.21),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相关问卷评分(22.18±2.32);对照组术后盆底疾病生活影响问卷评分(21.37士5.68),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相关问卷评分(31.36±4.1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性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天数,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对性生活质量无改善,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王雁  刘金敏  左彤 《中国康复》1999,14(4):252-252
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而难以做到通常所指的工作、学习和其他日常活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道[1],全球约有视觉残疾患者1.1亿。视残儿童因有其特殊性应该受到特别重视,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于残余视觉功能的利用权为重要。目前许多视残儿童常被视为盲童而忽略其残余视功能,使他们的生长发育受到极大的限制。由于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我们特对85例<14岁视残儿童的双眼视功能情况进行测定及康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①患者选择:按照WHO制定诊断标准,双眼中视力较好的…  相似文献   
9.
1 病例资料49岁。以上腹部疼痛10小时于1999年3月14日急诊入院。腹痛呈持续性胀痛,不久延及全腹,并出现头晕、眼花、肛门坠胀感。既往月经规律,近3年来有痛经并进行性加重,每逢经期即感上腹部胀痛。末次月经1999年2月15日。查体:体温36.8℃,脉搏95/min,呼吸22/min,血压11/8kPa。急性痛苦面容,面色苍白,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稍膨隆,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以上腹部及右下腹明显,未触及明显包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液约8ml。妇科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眩晕、躯体平衡障碍为主要症状的后循环缺血患者3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72例)与对照组(180例)。治疗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0.2 g,地塞米松2 mg,利多卡因20 mg针管内混匀,取天牖穴注射,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0.6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1次/日,治疗1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8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P〈0.05),治疗后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能够明显缓解后循环缺血患者的眩晕、恶心、呕吐、头痛、平衡障碍等症状和体征;天麻素注射液具有较好的扩张血管作用,防止脑血管痉挛,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增加脑血流量,且其镇静作用,使患者的焦虑症状得到缓解,从而解除因精神因素所致的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