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抑素(NES)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静脉滴注,每天1次,14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病变分级,以及治疗前后部分生化和血凝指标、VEGF、NES的变化,并予以比较。结果(1)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0.8%,且观察组Ⅲ期、Ⅳ期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血清NES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D—D、ET—1、TC、TG、LDL—C、FPG、HbA_(1c)、hs—CRP、VEGF则明显低于治疗前,而对照组除LDL-C外,上述指标亦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TC、LDL-C、HbA_(1c)、hs-CRP、VEGF、NES等指标的改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并推测其尚有延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5月在武汉市武昌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在脑部血栓内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0.3 mg/kg,总量不超过2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 RS)评分和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80%、94.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对照组和治疗组BI评分优良率分别44.4%、6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对照组和治疗组m RS评分良好率分别为50.0%、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对照组和治疗组再发脑梗死率分别为33.3%、8.3%,对照组和治疗组再发脑出血率分别为25.0%、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再出血率、再梗死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