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骨髓移植小鼠造血重建的促进作用。方法 用BALB/c小鼠建立同基因骨髓移植模型,随机将BALB/c小鼠分A、B两组,B组移植后叶7d皮下注射HGF,A组皮下注射PBS,移植后1、7、14、21和28d检测小鼠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骨髓单个核细胞及骨髓造血细胞面积。结果 B组血红蛋白在移植后7、14d与同期A组无差异(P〉0.05),B组血红蛋白在移植后21d高于同期A组(P〈0.05);B组血小板在移植后7、14及21d高于同期A组(P值分别小于0.01、0.01和0.05):B组白细胞在移植后7、14、21及28d高于同期A组(P值分别小于0.01、0.01、0.05及0.05);B组骨髓单个核细胞及骨髓造血细胞面积在移植后7、14、21和28d高于同期A组(P值分别小于0.05、0.01、0.01及0.05)。结论 HGF对骨髓移植小鼠造血重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并发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细菌感染、危险因素及合并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和二重感染情况。方法 对1999年1月-2005年11月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发生的46例医院ESBLs阳性细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恶性血液病并发院内ESBLs阳性细菌感染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以发生肺部感染最多,占67.4%,其次是败血症,占30.4%;主要危险因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化疗与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粒细胞缺乏;合并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发生率为41.3%,二重感染发生率为13.0%;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为100.0%,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35.7%。结论 恶性血液病并发院内ESBLs阳性细菌感染患者预后差;选择合适的化疗强度、及时监测粒细胞水平、控制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加强支持治疗是预防恶性血液病并发ESBLs阳性细菌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切片和骨髓涂片同步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MDS/MPD)诊断方面的重要性。方法对28例MDS/MPD患者,采用骨髓抽吸-活检双标本一步法取材,同时分析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切片及骨髓涂片。结果骨髓活检切片增生程度检出率为100%,骨髓涂片检出率为6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切片中粒、单核前体细胞百分率高于涂片;68%MDS/MPD患者伴有网状纤维增高,7%MDS/MPD有胶原纤维增高。结论同步联合分析比常规涂片形态学分析骨髓增生程度检出率、准确率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切片和骨髓涂片同步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MDS/MPD)诊断方面的重要性。方法对28例MDS/MPD患者,采用骨髓抽吸-活检双标本一步法取材,同时分析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切片及骨髓涂片。结果骨髓活检切片增生程度检出率为100%,骨髓涂片检出率为6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切片中粒、单核前体细胞百分率高于涂片;68%MDS/MPD患者伴有网状纤维增高,7%MDS/MPD有胶原纤维增高。结论同步联合分析比常规涂片形态学分析骨髓增生程度检出率、准确率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并发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大肠杆茵败血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11例急性白血病并发ESBLs阳性大肠杆茵败血症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药敏结果、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转归。结果 所有患者在培养出ESBL阳性大肠杆茵前均使用过第三代头孢茵素,粒细胞缺乏占82%,预后差。结论 控制使用第三代广谱抗生素,监测血象、及时确诊并选用敏威抗生素。做好基础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49岁,因浅表淋巴结肿大二月伴发热一月于2 0 0 2年11月2日入院。患者于2 0 0 3年9月不明原因的颈部、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无痛,10月起伴发热3 7.6~3 8.2℃。外周血白细胞2 .2×10 9/L ,中性粒细胞0 .3 0 ,淋巴细胞0 .65 ,单核细胞0 .0 5 ,血小板12 0×10 9/L ,红细胞2 .5 6×10 12 /L ,血红蛋白85 g/L。骨髓象示:急性白血病,原始细胞为82 % ,其胞体较大,圆形或椭圆形,浆蓝,部分有泡状突起,核圆,染色质呈颗粒状,较致密,核仁0~3个;POX ( -) ,ANE( +) ,PAS( ++) ,单克隆抗体标记:CD3 68.0 % ,CD2 16.0 % ,CD718.0 % ,CD…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切片分析在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NHLBMI)诊断及临床分期方面的价值。方法:对12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行骨髓活检术,分析活检切片。结果:骨髓活检切片中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的阳性率为35.9%(46例)。经骨髓活检后,16例Ⅰ~Ⅲ期提升为Ⅳ期,骨髓活检前、后Ⅳ期所占比例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骨髓活检切片分析对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的诊断及临床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淋巴干细胞克隆性增殖性肿瘤,常常发生骨髓浸润(bone marrow infiltration BMI).临床将有BMI者归纳为Ⅳ期[1],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判断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9岁,因浅表淋巴结肿大二月伴发热一月于2002年11月2日入院.患者于2003年9月不明原因的颈部、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无痛,10月起伴发热37.6~38.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并发院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氏菌败血症发病的相关因素与耐药情况。方法对14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并发院内ESBLs阳性大肠埃希氏菌败血症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并发院内ESBLs阳性大肠埃希氏菌败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化疗与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粒细胞缺乏;药敏结果显示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应予首选;病死率50%,与原发病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有关。结论对粒细胞缺乏患者进行保护性隔离,以及控制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是预防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并发院内ESBLs阳性大肠埃希氏菌败血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