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精神分裂症肥胖患者的体重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6例精神分裂症肥胖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给予二甲双胍片0.75g/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疗程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末测定空腹血糖(FBG)、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治疗6个月末两组比较,在BMI、FBG、TC、HDL、LDL 5个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6.56,7.03,3.86,3.86;P均0.05),而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肥胖患者的体重增加及糖脂代谢紊乱,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现代电抽搐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观察80例现代电抽搐的疗效和副反应,并对引起副反应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PANSS、BPMS、HAMD评定疗效,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价不良反应。结果:现代电抽搐治疗精神障碍患者疗效肯定。副作用轻微。结论:现代电抽搐治疗安全性好,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刘胜皇  刘春仙  涂哲明  张新风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7):2245-2245,2247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 I-SI)、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SS总分及CG I-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奥氮平组显效率78%,利培酮组显效率72.5%,两组疗效相仿(P〉0.05)。奥氮平组嗜睡、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均明显高于利培酮组(P〈0.01),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失眠、兴奋或激越明显高于奥氮平组(P〈0.01)。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奥氮平的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我们将1981年10月至1996年5月在我院CCU病房行24小时心电监测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245例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104例(42.45%)心律(率)失常,141例(57.55%)出现心律失常,其中窦性心律失常70例(49.65%)、房性心律失常34例(24.11%)、室性心律失常18例(12.77%),其它19例(13.48%)。心律失常的检出女性多于男性(P<0.05),男女性患者均以30~39岁、40~49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心律失常的类型较为单一,多呈良性经过,未见严重心律失常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万拉法新对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8例诊断为广泛性焦虑症的患随机分为万拉法新组(24例)和丁螺环酮组(24例)治疗6周。在入组前,治疗后第2、4、6周末分别予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万拉法新与丁螺环酮抗焦虑作用相近,但前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于后。结论:万拉法新是一种有效与安全的抗焦虑药。  相似文献   
6.
7.
张清荷  刘胜皇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3):2957-2960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氟西汀及氟西汀联合认知心理治疗对海洛因依赖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区别。方法:将80例入院的自愿戒毒的患者随机分成氟西汀干预组(40例)和氟西汀联合认知心理治疗干预组(40例),观察八周。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对干预前后所有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并对生存质量的各个领域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氟西汀联合认知心理治疗能显著改善海洛因依赖患者的生存质量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的评分,但其生存质量仍然比正常人低。结论:氟西汀联合认知心理治疗能显著改善海洛因依赖患者生存质量,更多的干预的参加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利培酮(维思通)合用帕罗西汀(乐友)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4例病程达两年以上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合用帕罗西汀及单用利培酮治疗,疗程12周,用PANSS、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后PANSS量表阴性各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帕罗西汀合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发率高的常见性精神疾病,患的疗效和预后往往受生物、心理和社会等众多因素影响。目前对精神分裂症尚无根治的方法,精神分裂症的核心问题是社会功能的衰退、认知功能的下降,单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及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可导致患社会功能受损,同时也影响患本人的生活质量。因此为使精神分裂症患更好的恢复,社会和职业功能较少受损,较好的长期结局、减少住院次数和药费,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治疗,尤其是加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利培酮口服液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齐拉西酮30例,剂量范围20~100 mg/d;利培酮口服液组29例,剂量范围1~6 mg/d;氟哌啶醇30例,剂量范围5~30 mg/d,用PANSS及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期2周。结果:齐拉西酮和利培酮口服液组PANSS兴奋激越因子总分减分率在第1周末及第2周末稍差于氟哌啶醇组,在针对每个兴奋因子方面三组药物各有优势,但齐拉西酮和利培酮口服液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显著低于氟哌啶醇组。结论:齐拉西酮和利培酮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兴奋激越症状患者疗效较肯定,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