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扩张器引起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病例介绍 患者,男,18岁,因烧伤后面部瘢痕收治入院。既往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排除手术禁忌证后,于2006年1月10日,行右颈部、额部、左面部扩张器置入术(扩张器型号:CREF:EN-C100,批号:2005-036)。术后第二日拔除引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4日,术后10日拆线,2周始注水扩张,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
应用人自体血清培养人口腔黏膜上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人自体血清培养人口腔黏膜移植生长的生物学特性,为组织工程化尿道提供新材料。方法 将人自体血清培养黏膜移植于裸鼠体内,分别于移植后2、3、4、6周观察培养黏膜生长与转归,应用anti—HLA免疫荧光鉴定成活黏膜组织属性,应用抗人Ⅳ型胶原及抗人层黏蛋白为基底膜形成指标。结果 裸鼠体内移植培养黏膜成活生长分化良好,anti—HLA免疫荧光证实为移植的培养人黏膜组织;免疫组化发现移植后3周开始形成基底膜,4周形成完整的基底膜。结论 自体血清培养的人口腔黏膜可形成功能完整的上皮组织。  相似文献   
3.
粉防己碱对兔瘢痕组织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粉防己碱对兔病理性瘢痕的组织学作用 ,为瘢痕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 :采用兔耳腹侧瘢痕模型 ,用粉防己碱 5 0mg /ml、粉防己碱 10mg /ml、去炎松 40mg /ml及生理盐水分别注入瘢痕组织 ,图像分析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量和胶原含量的变化。结果 :粉防己碱治疗组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量与胶原含量均明显减少 ,呈剂量效应关系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 ,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与去炎松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 (P >0 .0 5 )。结论 :粉防己碱抑制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增殖 ,并使胶原合成减少 ,从而抑制瘢痕组织生长 ,有望成为防治病理性瘢痕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一种模拟临床扩张术的细胞牵拉培养装置,比较不同牵拉方式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寻找能充分模拟临床扩张术的体外细胞牵拉培养方式.方法 自行设计一种可置入普通培养皿的细胞牵拉培养装置,将正常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种植在弹性硅胶膜上,设计单次最大牵拉组(共牵拉延长率达30%)、渐进式牵拉组(牵拉10%→停留→牵拉10%→停留→牵拉10%→停留,共牵拉延长率达30%)、非牵拉组,MTT法和Western Blot显示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细胞在牵拉模型上生长良好,细胞被拉长,并与牵拉方向平行排列,30%延长度的牵拉能刺激细胞增殖,渐进式牵拉组对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强于单次最大牵拉组.结论 细胞在牵拉模型上生长良好,牵拉能刺激细胞增殖,模型可以用于模拟体外应力刺激细胞效应的实验研究.渐进式牵拉作用方式是模拟临床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较好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Skintissueexpansion,STE1976)是通过增加置入皮下扩张器内的容量,对表面皮肤产生压力,使其产生“额外”皮肤,利用新增加的皮肤转移覆盖创面。STE为烧伤、创伤瘢痕、肿瘤、缺损的修复重建增添了新的较为满意的方法,是整形外科领域里程碑性的进展[1]。一、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基础研究1.扩张后的组织学变化:皮肤经过一定容量的扩张后,局部面积增加。扩张表皮细胞的有丝分裂活动24h内可增加3倍。有新生的细胞形成。表皮细胞对机械刺激反应敏感,皮肤软组织扩张时的有丝分裂活动是正常组织对张力的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更理想的鼾症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自 1997以来 ,收治鼾症 11例 :男 7例、女 4例 ,分别采用 :V型软腭缩短、扁桃体切除、咽腔成形术 (8例 ) ;菱形软腭缩短、咽腔扩大悬雍垂成形术 (3例 )治疗。结果  11例均效果良好 ,平均随访 12个月 ,病人满意打鼾明显减轻或消失 ,其它伴发症状也明显好转。结论 软腭缩短联合咽腔成形术不但能够减少上呼吸道的吸气阻力 ,而且可以调整局部组织张力 ,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鼾症矫治手术。  相似文献   
7.
改良Mckissock巨乳缩小整形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应用横行旋转红唇粘膜肌肉瓣矫正唇裂继发红唇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寻求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矫正唇裂继发畸形中上唇瘢痕处局部组织缺少,而裂侧上唇红唇组织过多的畸形。方法:采用裂侧横行旋转红唇粘膜肌肉瓣矫正唇裂继发红唇凹陷畸形,利用裂侧过多的粘膜肌肉组织来修复凹陷部的组织缺损。结果:此法简便易行,术中供瓣区组织量充足,术后组织瓣成活率高,瘢痕隐蔽,效果显著。结论:这使一个比较复杂的畸形用较简便的方法一次得以矫正,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手术学实验室是外科总论教学的主要实习基地,也是临床教师、学生进行科研课题及动物实验的重要场所。而手术室的工作管理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特别是手术室的消毒隔离灭菌质量是感染的重要环节,是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的关键,必须把好无菌质量才能确保手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防止手术切口感染。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尿道下裂的细菌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索尿道下裂术后的再造尿道易于感染的原因、感染源及细菌种类;据此改进围手术期处理措施,以降低感染率。方法 应用细菌培养鉴定、基因分型鉴定等从分子水平证实细菌的来源及种类。结果 经尿道外口逆行进入和再造尿道材料携带是细菌主要来源。引起尿道下裂感染主要是革兰氏阳性球菌。最有效抗生素是去甲万古霉素。结论 尿道下裂术后感染是切口感染而不是泌尿系感染。再造尿道感染率高于皮肤(黏膜)的原因在于造成了比体表更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