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41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临床试验中使用安慰剂的伦理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临床治疗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日渐增多,安慰剂 伦理问题应值得重视。临床治疗试验首先应当遵循医学人体试验的医德原则即药物临床试验;其次应以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为准则,严格掌握安慰剂对照的适用指征,并分析了安慰剂效应的产生机制,对国内安慰剂对照例用情况及有关伦理学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QGAP1的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肺癌低潜力脑转移细胞与高潜力脑转移细胞中IQGAPI表达的差异;构建质粒载体pcDNA3.1-IQGAP1,将其转染至非小细胞型肺癌低潜力脑转移细胞系,并用RT-PCR方法鉴定转染效果;进而应用Transwell的方法和免疫荧光检测上调IQGAP1表达后对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结果: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C14/B细胞内IQGAP1表达明显高于PC14细胞;外源性高表达IQGAP1的质粒载体pcDNA3.1-IQGAP1成功转染至PC14细胞,同时细胞形态经过转染后也发生显著变化;外源性上调的IQGAP1表达显著增强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PC14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论:IQGAP1在肺癌脑转移的过程中可能发挥了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肺癌脑转移的具体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藤梨根提取物对人胃癌MKN-45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太白山藤梨根提取物(Radix Actinidiae extractive,RAE)在体外对胃癌MKN-45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用0.01-100μg/ml浓度范围内的RAE和胃癌MKN-45细胞共培养24、48、72、96小时,采用MTT法检测RAE对MKN-45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MKN-45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RAE在体外能够显著抑制胃癌MKN-45细胞的增殖,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RAE对胃癌细胞的作用表现为周期特异性,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进一步诱导细胞凋亡。对照组凋亡率为0.53%,1μg/ml、10μg/ml、100μg/ml浓度的RAE干预胃癌细胞48小时后均出现凋亡峰,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7%、8.97%、12.6%。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不同浓度RAE处理的细胞样品中均可看到梯形凋亡条带,并呈现浓度依赖性。结论:RAE在体外对人胃癌MKN-45细胞有显著的抑制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使胃癌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Notch3在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RT-PCR方法检测Notch3在NSCLC及其伴骨转移患者的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慢病毒包装Notch3 siRNA载体抑制Notch3的表达后,通过体外迁移和侵袭试验观察Notch3 siRNA对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体外ELISA法检测骨转移相关分子pTHrP和IL-6的表达,研究阻断Notch3的表达后是否能够逆转TGF-β诱导的肺癌骨转移.结果:Notch3在NSCLC发生骨转移的患者肺癌组织中过表达.体外试验发现,通过慢病毒包装Notch3 siRNA载体抑制Notch3的表达后,NSCLC细胞的转移能力下降,且Notch3-si可明显抑制NSCLC细胞中由TGF-β介导的pTHrP和IL-6的表达.结论:Notch3高表达在促进NSCLC骨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GO1(Shugoshin1)参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A549对多西紫杉醇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功构建SGO1过表达细胞株A549-SGO1,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进行鉴定;通过RT-PCR和免疫荧光检测A549-Vector细胞及A549-SGO1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情况;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EMT相关转录因子Twist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A549-Vector细胞相比,A549-SGO1细胞中上皮相关标志物E-cadherin和ZO-1的表达明显降低,而间质相关标志物Fibronectin和Vimentin表达明显升高,EMT相关转录因子Twist2的表达也明显升高。结论:SGO1可能通过Twist2介导EMT进而参与NSCLC细胞株A549对多西紫杉醇的耐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CUL4A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感染的方法,构建CUL4A过表达的A549细胞株,通过体外平板克隆和Transwell实验检测A549细胞株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ting证实CUL4A过表达的A549细胞株构建成功。 与对照组的细胞相比,上调CUL4A的表达能够促进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CUL4A在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中的重要性,并提示CUL4A不仅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和转移有关,而且可能成为肺癌潜在的治疗靶点以及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KLF8(Kruppel-like factor 8)在缺氧诱导胃癌细胞多药耐药表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三株胃癌细胞系MKN28、MKN45、SGC7901在常氧及缺氧条件下KLF8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检测胃癌耐药细胞系SGC7901/VCR、SGC7901/ADR和亲本细胞系SGC7901中KLF8的表达水平。构建KLF8正义表达载体及KLF8小干扰RNA的慢病毒载体,将其转染入实验细胞中,用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KLF8表达量的变化。MTT、Annexin V/PI染色法及阿霉素蓄积量与潴留实验检测KLF8在缺氧诱导胃癌细胞多药耐药表型中的作用。结果:缺氧可诱导胃癌细胞系MKN28、MKN45、SGC7901中KLF8的表达升高。与胃癌亲本细胞系相比,KLF8在胃癌耐药细胞系中的表达升高,并且在SGC7901/VCR细胞中表达升高的更为明显。外源性转染KLF8后可显著增加胃癌细胞中KLF8的表达量,KLF8小干扰RNA可有效降低常氧及缺氧条件下胃癌细胞中KLF8的表达。常氧条件下,外源性转染KLF8的正义表达载体可增加胃癌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化疗药物诱导的胃癌细胞凋亡指数,同时可增加细胞内阿霉素的泵出率。缺氧条件下,KLF8小干扰RNA能够逆转胃癌细胞中上述现象的发生。结论:初步实验结果发现了一个新的缺氧反应分子-KLF8。表型试验证实该分子在缺氧诱导胃癌多药耐药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和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arathyroid hormone-related protein,PTHrP)的测定对肺癌骨转移患者的诊断及临床疗效评价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CaN和PTHrP浓度,并比较其浓度在肺癌骨转移未治疗患者,非骨转移患者及骨转移治疗患者中的差异。结果:骨转移未治疗组患者血清CaN和PTHr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骨转移组(P〈0.01),并高于骨转移治疗组(P〈0.01)。结论:血清CaN和PTHrP的测定对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及疗效评价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软组织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例诊断为晚期转移性软组织肉瘤的患者进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7.5mg/m2,静滴,连续14天,21天为一周期)联合长春瑞滨(25mg/m2,静滴,第1,8天)和顺铂(75mg/m2,静滴,分开用,第1~3天)治疗,观察临床客观缓解率,近期疾病控制率、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2008年2月至2014年5月底,共入组20例。3例(15%)获得部分缓解,16例(80%)疾病稳定,1例(5%)疾病进展。客观有效率15%,近期疾病控制率(6个月)95%,15例生活质量改善,未发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相关不良反应而导致的停药事件。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对软组织肉瘤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耐受性好,值得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ema3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正常健康人及胃癌患者血清中Sema3A表达的差异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检测胃癌细胞系、人正常胃黏膜细胞中Sema3A mRNA的表达差异。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系、人正常胃黏膜细胞中Sema3A 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与正常健康对照者相比,Sema3A在胃癌患者血清中表达下降(P<0.001),且与胃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人转移潜能胃癌细胞株MKN-28M、MKN-28NM中Sema3A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人正常胃黏膜细胞(P<0.05),且在高转移潜能MKN-28M细胞中表达量最低(P<0.05)。结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ema3A在胃癌患者血清、人胃癌细胞株中均表达下降,且在胃癌高转移潜能MKN-28M细胞中表达最低,提示Sema3A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扮演着抑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