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体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2007年3月重症监护病房内确诊VAP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体构成及耐药性.结果 共培养出病原体11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3株,革兰阳性球菌26株,真菌7株.常见病原体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显示VAP常见病原体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较好的敏感性,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提高.结论 VAP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革兰阴性菌且呈现多重耐药现象,治疗时应特别注意对下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儿童常见的贫血症进行有效的防治。方法:分析和查治我县所有1-5岁的儿童的贫血防治资料。结果:通过补铁治疗和膳食指导后的疗效最稳定,服用硫酸亚铁加维生素C后血红蛋白含量有效增加。结论:防治儿童常见的贫血症要从补铁治疗和膳食指导同时入手和进行,并且在补铁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维生素C的摄入,这样才能有效稳点的防治儿童贫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联合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ercentage of neutrophils,NEU%)、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白血病合并肺部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到 2023 年 1 月在我院收治的 81 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标准分为未感染组(36 例)和感染组(45 例).感染组患者进一步根据感染程度分级,分为轻度感染组(32 例)与重度感染组(13 例).对比未感染组和感染组外周血中NEU%、CRP、IL-6 水平;对比轻度感染组与重度感染组外周血中NEU%、CRP、IL-6 水平;探讨NEU%、CRP、IL-6 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白血病合并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对比两组外周血中NEU%、CRP、IL-6 水平,感染组 3 个指标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轻度感染组中 NEU%、CPR、IL-6 指标水平均低于重度感染组(P<0.05).NEU%特异度为 50.31%,灵敏度为 80.20%,准确度为69.83%,CRP特异度为50.00%,灵敏度为 88.37%,准确度为 75.69%,IL-6 特异度为 40.36%,灵敏度为 92.32%,准确度为 72.32%,三项联合特异度为 67.32%,灵敏度为 96.51%,准确度为86.62%(P<0.05).结论:白血病合并肺部感染中联合NEU%、CRP及IL-6 水平明显升高,且三者联合对白血病合并肺部感染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刘燕子 《中外医疗》2009,28(36):76-76
目的总结微创置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经验。方法2005年4月至2009年4月恶性胸腔积液100例分别采用胸腔穿刺和微创置管的疗效及护理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微创置管有效率80%,并发症1例,胸腔穿刺有效率40%,并发症6例。结论微创置管明显优于反复胸穿,操作简单、痛苦小、不留瘢痕、护理简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体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2007年3月重症监护病房内确诊VAP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体构成及耐药性。结果共培养出病原体11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3株,革兰阳性球菌26株,真菌7株。常见病原体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显示VAP常见病原体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较好的敏感性,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提高。结论 VAP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革兰阴性菌且呈现多重耐药现象,治疗时应特别注意对下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体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2007年3月重症监护病房内确诊VAP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体构成及耐药性。结果共培养出病原体11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3株,革兰阳性球菌26株,真菌7株。常见病原体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显示VAP常见病原体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较好的敏感性,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提高。结论VAP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革兰阴性菌且呈现多重耐药现象,治疗时应特别注意对下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支原体肺炎感染会导致人体呼吸道损害以及多种肺外并发症的发生,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一般对抗生素治疗敏感,效果良好,但是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或者是对抗感染治疗反应不良,同样会引起呼吸衰竭,甚至导致死亡。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表现为发病年龄提前,肺外并发症多等特点,甚至可引起多器官的损害,所以对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展开相应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护理风险因素的种类及对应的风险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2例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风险存在因素,分析风险管理对策。结果:142例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得到有效监护护理,2例记录差错,2例经济纠纷,投诉率2.11%。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可最大程度减少风险发生,利于患者病情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标准管理在重症监护室(ICU)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温岭市中医院20名ICU护理人员,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2016年7~12月期间工作情况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6月期间工作情况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内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管理基础上加行护理质量标准管理。统计护理质量管理结果、不良管理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一级护理、三基考核、消毒隔离、急救物品备用和护士长管理等护理质量管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质量标准管理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效果理想,改善护理质量管理结果,减少不良管理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