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2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现代医学证实,不孕症是一种疾病,不孕不育症病因包括男女双方全身性和生殖系统的多种疾病。科学证明:中医药对95%以上的不孕不育治疗无效。不孕不育不是一种疾病,是男女双方100多种疾病的共同临床表现,这些病只能通过解决原发病,恢复正常解剖生理功能,才有可能正常怀孕和分娩。  相似文献   
2.
胰颈的矢状断面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给胰腺疾病的断层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资料,利用30套成年男性腹部连续矢断层标本,研究了胰颈的断面解剖特征。在矢状断面上,胰颈呈椭圆形(80%),三角形(13.3%)和菱形(6.7%)。在肠系膜上静脉出现断面上,胰颈最长前后径2.3±0.6cm,最长上下径3.4±0.7cm。主胰管主要位于胰颈矢状面的中心(56.7%)和中上部(16.7%)和中上部(16.7%),其内径为1.6±0.4mm。此外还详  相似文献   
3.
螺旋CT对正常成人下腰椎侧隐窝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正常人下腰椎侧隐窝的形态和测量方法,探讨对侧隐窝狭窄的诊断?方法:采用尸体标本解剖与螺旋CT多层面容积重建和表面遮掩显示相结合方法对侧隐窝进行观察,选择椎体上1/4横断面作为研究平面,测量120例下腰椎双侧侧隐窝矢状径?椎管正中矢状径,计算椎管正中矢状径与双侧侧隐窝矢状径的比值,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下腰椎侧隐窝分三型:三角型?三叶草型和牛角型;正常成人双侧侧隐窝矢状径不对称,右侧略大于左侧(P<0.05),椎管正中矢状径与双侧侧隐窝矢状径的比率相对恒定(P>0.05),正中/右侧=3.93,正中/左侧=4.03?结论:椎体上1/4横断面为侧隐窝入口平面,利用矢状径比值的方法来判断侧隐窝狭窄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猫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糖代谢的18F-FDG PET/CT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猫脑出血后血肿周同脑组织糖代谢的变化规律。方法:14只猫作为实验对象,取自体股动脉血1.0ml,在立体定向仪下注入猫右侧基底节处,制作猫脑出血模型,模型组按脑血肿手术形成后的时间分为2、6、12、24、48、72、120h共7组,每组2只;对照组2只,除不注血外,手术操作同模型组。每组动物行MR检查后,从股静脉注入^(18)F—FDG5mCi,40min后行PET/CT检查,并依据PET图像,对血肿周围脑组织进行放射计数的统计与分析。结果:①PET/CT能较清楚地显示猫脑正常结构及血肿、血肿周围组织的代谢变化;②从PET图像上观察,血肿形成2h,血肿周围脑组织^(18)F—FDG浓聚程度已发现明显减低,并明显低于镜像侧,术后6h达最低水平,72h开始明显恢复,120h双侧接近一致并开始恢复至对照组水平;③模型组血肿周围脑组织^(18)F—FDG放射计数值的分布呈现2-48h低计数,72h计数开始升高,120h时双侧接近并开始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血肿形成后2~48h双侧脑组织糖代谢率明显降低,且患侧明显低于镜像健侧,72h开始恢复,120h接近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额叶皮质的代谢及形态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中大脑额叶皮质的形态及代谢改变。方法:大鼠实验组于6-OHDA毁损后用BIOSPEC47/30磁共振波谱仪(4.7T),采用点分辨波谱法对双侧额叶皮质行H-MRS检测,分析该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和胆碱/肌酸(Cho/Cr)比值的变化,并用电镜观察该区神经元及突触的形态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损毁侧额叶皮质.NA.A/Cr比值显著低于对侧,对照组两侧无显著差别;Cho/Cr比值在两组的两侧相比均无显著差别。电镜观察显示:损毁侧额叶皮质的突触数量较对侧减少,突触前、后膜和突触小泡结构异常,典型突触结构消失,树突棘出现大片低电子密度区,细胞器消失。结论: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损毁侧额叶皮质内存在神经元缺失或突触数量的减少,突触结构异常及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6.
胆总管的矢状断层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树伟  王凡 《解剖学杂志》1993,16(5):391-394
在30套成人腹部连续矢状断层标本上,胆总管与下腔静脉主要出现于R2-R3断层;胆总管胰腺段与胰头的关系有部分包埋,完全包埋及胰腺后型;十二指肠大乳头集中出现于R3断层;胆总管的行程有4种形式。文内还探讨了矢状断层里胆总管各段的毗邻及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7.
网膜囊上隐窝的CT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42套腹部断面标本及50例整尸上观察到:网膜囊上隐窝呈“V”形间隙围绕肝尾状叶,前界为小网膜及肝左叶,后界是膈,顶由肝冠状韧带或膈形成,下抵胰,左邻食管;在正中矢状面上均出现肝尾状叶,且尾状叶套入或游离于网膜囊上隐窝。这些结果对在 CT 图像上鉴别尾状叶周围的积液及肿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肝尾状叶脉管构筑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应用55例成人肝剥离标本及45例胎儿、新生儿肝管道铸型,研究了肝尾状叶的鞘系及静脉回流。尾状叶有两个恒定的蒂、接受左、右侧鞘系的双重供应,以左侧为主;而尾状突主要由右后叶鞘系分布。15例肝铸型标本的尾状叶左、右侧动脉形成吻合弓。尾状叶动脉供应形式可分为三种,静脉可分为三型并直接汇入下腔静脉。由于血管吻合的存在,在病理状态下,尾状叶也应是沟通门一腔静脉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肝静脉的冠状断层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为MRI和多层螺旋CT在冠状断面上诊断肝疾患及肝外科手术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用30例成人躯干部连续冠状断层标本、10例成人腹部MRI冠状图像及5例成人肝内管道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观测了肝左、中、右静脉及其重要属支的走行、分布及其与肝门静脉的关系。结果依左外叶的外形特征,将肝左静脉的回流形式分为4型。来自段Ⅷ腹侧部的静脉全部汇入肝中静脉,来自段Ⅷ背侧部的静脉全部汇入肝右静脉。而位于段Ⅷ腹侧部和背侧部之间的静脉(V8i),其回流形式可分为3型。肝右静脉的主干多出现于下腔静脉及其稍后层面,在冠状断面上可分为4型。结论冠状断面在显示肝静脉及其属支的上、下走行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以V8i为标志,将段Ⅷ分为腹侧和背侧两个亚段。这种亚段划分有利于探讨一种新的和更加安全的肝外科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行为学和MRI表现上评价6-OHDA分别毁损大鼠黑质及纹状体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模型。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黑质毁损组20只,纹状体毁损组18只,假手术组2只。应用立体定向仪,分别作单点黑质毁损与两点纹状体毁损术。观察术后不同时期阿朴吗啡诱导的大鼠旋转行为,并进一步用高场强MRI活体检测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纹状体的毁损情况。结果:黑质毁损后第2周内有7只大鼠诱发出明显的旋转行为,且旋转次数>7转/min,模型成功率为35%。纹状体毁损后第2周有11只大鼠诱发出旋转行为,旋转次数<4转/min,第3周内旋转次数<5转/min,至术后第5周达到7转/min以上并保持稳定,模型成功率为61.1%。MRI显示:模型大鼠第3周内毁损侧黑质和纹状体较对侧出现了明显的MRI低信号区,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低信号区逐渐减小,至第5周已基本消失。结论:应用6-OHDA小剂量两点毁损纹状体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更加符合临床帕金森病病人的病程进展并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是帕金森病研究较为理想的模型。MRI扫描可以活体连续观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毁损情况,是客观评价和检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