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为老年人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药敏试验情况。方法 对62例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老年人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基础疾病,医源性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对判断为ESBLs的菌株采用Kirby-Bauer(KB)法测定对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所有患者都有严重的慢性基础疾病,其中慢性肺科疾病占25.8%(16/62),恶性肿瘤和脑系科疾病均各占21.0%(13/62),入住ICU或CCU占35.5%(22/62),使用广谱抗生素达90.3%(56/62),使用鼻饲管和雾化器占38.7%(24/62)或35.5%(22/62),人工气道机械通气者占24.2%(15/62),应用制酸剂占30.7%(19/62)。药敏监测表明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敏感性达1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为78.6%-79.4%。头孢西丁敏感性70.6%-71.5%。阿米卡星,替卡西林/棒酸敏感性一般。结论 临床上可以选用亚胺培南、哌 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霉素类头孢西丁等作为ESBLs感染菌株的治疗。应避免头孢三代,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应用。细菌室应密切配合临床工作。合理应用抗生素,遏制ESBLs菌株的流行,减少医院感染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盐诱导的高血压大鼠炎症因子和内皮损伤因子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周龄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0只)和模型组(50只),分别给予正常饮水和2%(质量分数)Na Cl高盐饮水,喂养21天,测量大鼠尾压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大鼠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6-酮前列环素(6-K-PG)、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一氧化氮(NO)、内皮素l(ET-1)的含量。结果高盐饮食21天后,模型组大鼠血压显著升高,盐敏感高血压动物模型构建成功。模型组大鼠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期末压(LVEDP)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升高,而左心室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后左心室收缩压(LVSP)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浆中炎症因子hs-CRP、MCP-1、TNF-α及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sCRP、MCP-1、TNF-α及IL-6与血压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31、0.583、0.858、0.836,P0.05)。v WF和ET-1浓度也显著增加,其水平与血压正相关(r=0.680,0.739,P0.05)。血管舒张因子NO、6-K-PG浓度显著降低,e NOS水平也显著降低,且与血压呈负相关(r分别为-0.710、-0.658、-0.721,P0.05)。结论盐敏感高血压大鼠存在血管炎症反应和内皮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心先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及心先安,以20d为1个疗程,测定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为70.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心先安治疗CHF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 5 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病原学资料及其死亡组与非死亡组中使用抗生素情况、白蛋白水平、是否存在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共培养出细菌 63株 ,革兰氏阴性杆菌 45株 (71.4% ) ,主要为肠杆菌科各属及铜绿假单胞菌 ;革兰氏阳性球菌 7株 (11.1% ) ;真菌 11株 (17.5 % )。②大多数病原菌有较严重的耐药性 ,亚胺培南、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哌酮 /舒巴坦、头孢吡肟、丁胺卡那霉素敏感性较好 ,万古霉素对所有革兰氏阳性球菌敏感。③在死亡组与非死亡组中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 ,白蛋白水平及是否存在并发症等因素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①VAP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②早期合理规范应用强而有效的广谱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③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减少并发症对降低病死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糖蛋白抗原CA19-9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50例大肠癌患者VEGF、CA19-9、OPN以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联合检测判断大肠癌阳性检出率,并测定术前、术后5d和术后10 d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蛋白抗原CA19-9以及骨桥素(OPN)的含量.结果 VEGF、CA19-9和OPN 3者联合检测时大肠癌检出率高于单独检测CEA.手术后5d以及手术后10d患者血清中VEGF、CA19-9以及OPN水平与术前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大肠癌TNM Ⅰ和Ⅱ期患者血清中3种肿瘤标志物含量明显低于Ⅲ和Ⅳ期患者(P<0.05);中-低分化(包括未分化)患者血清中VEGF、CA19-9以及OPN水平高于高分化患者,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VEGF、CA19-9和OPN水平可作为大肠癌临床分期、判断预后和恶性程度的依据,3者可作为大肠癌诊断、分期、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β受体阻滞剂剂量调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9年5月住院的各种心血管疾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96例,在积极处理诱因,合理氧疗,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合理利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洋地黄制剂等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原β受体阻滞剂剂量减半组(50例)及全停组(46例),观察患者心衰预后。结果:剂量减半组病情进展15例,好转35例;全停组病情进展25例,病情好转21例,剂量减半组较全停组预后好(P〈0.05)。结论:老年患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减量使用原β受体阻滞剂与停用相比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对老年糖尿病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认识,探讨其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总结老年糖尿病196例和其中发生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者68例次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感染的病原学情况、细菌的耐药率和血糖控制情况、住院天数、并发症等危险因素与糖尿病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结果 ①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细菌耐药及二重感染相当严重。②高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住院时间长及伴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并发感染明显增多。结论 积极控制血糖,治疗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重视病原学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糖尿病并发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动态血压观察络活喜联合百优解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11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采用络活喜结合百优解进行治疗,单药组为络活喜治疗,6周一个疗程结束后,监测动态血压的日间均值、夜间均值、24H均值以及血压节律性,疗效,生活质量的改变和生活习惯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与联合组比较,收缩压的改变情况无论是日间均值、夜间均值以及24H均值方面单药组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夜间均值没有差异外,单药组的其余指标均高于联合组(P<0.05);两组血压节律性与疗效相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波动均小于单药组,联合组较单药组在躯体、角色、情感、认知、社会功能、整体健康状况评分和汉米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改善更明显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健康干预后,所有患者的生活习惯改变较干预前改变明显(P<0.05)。结论络活喜联合百优解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不仅表现在动态血压监测,在生活质量改善上更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形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腹形肥胖患者共57例,对照组57例,检查两组的血浆甘油三脂及腹部B超。结果老年腹形肥胖组与对照组血浆甘油三脂TG分别为(2.067±0.596)mmol/l和(0.959±0.333)mol/l,B超检出脂肪肝例数分别为26例和7例,统计学分析表明,老年腹形肥胖组甘油三脂(TG)明显高于非腹形肥胖组(p<0.001),B超脂肪肝检出率老年腹形肥胖组明显高于非腹形肥胖组(p<0.005)。结论老年人腹形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肠内营养对老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老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老年科监护室住院的各种疾病所致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87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氧疗,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合理利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洋地黄制剂等治疗的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肠内养组(EN组)43例及肠外静脉营养组(PN组)44例,观察患者14 d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中心静脉压及生存例数。结果:经两种不同营养支持治疗14 d后,患者EN组与PN组血清白蛋白[(36.0±3.2)g/L vs(34.0±2.5)g/L]、血红蛋白[(12.1±1.8)g/L vs(9.8±2.2)g/L],EN组与PN组比较均升高明显(P〈0.05);中心静脉压(CVP)EN组较PN组[(12.1±2.5)cm H2O vs(13.5±3.2)cm H2O]下降(P〈0.05);生存例数EN组(30例)较PN组(20例)增加明显(P〈0.05)。结论:正确运用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老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