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氙气联合亚低温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糖氧剥夺损伤后的保护作用,探讨氙气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保护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原代OPCs,检测氙气联合亚低温对OPCs糖氧剥夺后凋亡、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各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正常对照组(Ctrl)凋亡率最低为(6.3±1.52)%,而OGD对照组(OGD Ctrl)凋亡率最高为(70.3±4.72)%,氙气组(Xe)和亚低温组(HT)凋亡率分别为(27.3±3.05)%、(31.6±4.5)%,显著低于OGD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Xe+HT)凋亡率为(15.6±2.51)%,低于氙气低温组或亚低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OPCs增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细胞呈健康生长,有明显的三级以上分支的较长网状突起形成,计算成熟细胞率为(81.0±4.58)%;OGD对照组细胞细胞突起短少而紊乱,次级以上分支减少,成熟细胞率为(14.6±3.51)%,OGD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氙气组成熟细胞率(43.6±3.51)%比OGD对照组高,低于亚低温组(53.3±3.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成熟细胞率(64.6±4.16)%显著高于单用氙气或亚低温组(P<0.05)。结论氙气联合亚低温治疗能保护OPCs耐受缺氧缺血性损伤的影响,可能是其对HIE的神经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广东省医院新生儿监护室(NICU)体位管理的现状,护理人员对体位管理知识的认识情况,影响护士在工作中进行体位管理的因素等情况,为医院落实体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省37所医院选派到香港参加NICU专科护士进修的41位学员进行所在医院实施体位管理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2.2%的医院体位管理的指引不全面,32.4%的医院缺乏指引,仅有5.4%的医院具备较全面的指引,10.8%的医院对体位管理进行定期培训。36.5%的护士掌握体位管理摆放原则,76%的护士认同体位管理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注意落实体位管理的只占34.5%。结论NICU护士对体位管理知识的认知率有待提高,应定期提供培训,NICU需建立和完善体位管理的指引,落实体位管理。  相似文献   
4.
5.
总结1例早产儿经股动脉采血后痉挛导致同侧肢体缺血的护理体会.早产儿股动脉采血后发生痉挛导致同侧肢体缺血表现,经立即停止抽血,减少声光刺激;给予“鸟巢”和“抱枕”等支持;抬高头部和患侧,加强保暖,并用热被单敷患肢,遵医嘱用多巴胺等缓解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专人守护,严密观察病情等措施,缺血症状消失.认为针对此患儿有早产及右下肢缺血史的实际情况,应避免在患侧股动脉穿刺,及早模仿宫内环境多给患儿支持、集中操作,减少刺激,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精细管理应用于预防新生儿经外周静脉补钙外渗的效果.方法 对观察组55例新生儿80次经外周静脉补钙进行补钙前上报、全面评估患儿、与医生协商最佳补钙途径、慎重选择血管、双人确认血管的通畅性、禁止输液泵推注、严格控制推注速度、推完钙剂用生理盐水推注、正确拔针按压、保证按压时间、操作完毕局部外涂药物预防外渗,责任护士实施并密切观察,上级护士全程指导与协助等精细管理,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无一例发生钙外渗,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经外周静脉补钙治疗进行精细管理能有效降低钙外渗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的实施效果。方法:2020年4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取2020年6月至9月品管圈活动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科出院早产儿作为对照组,早产儿36例,其中4对双胞胎,早产儿母亲32例,对其出院家庭准备度进行现况调查并分析原因,确立改善重点,设定目标值、制定对策;选取2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两种留尿方法的效果比较.方法 采用随机方法对2010年5月~2011年8月在我科住院889例患儿,采用住院号尾数单双数分成对照组405人,实验组484人.结果 对照组中一次性留取尿标本成功率男婴95.7%(221/231),女婴87.4%(152/174);实验组一次性留取尿标本成功率男婴达99.3%(266/268),女婴94%(203/216).实验组男女婴留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在集尿袋袋口放置无菌棉球的方法收集新生儿尿标本,安全实用,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体温背部测量法的科学性及可行性.方法 分别对100例新生儿体温进行7,10,30 min的腋窝、颌下、背部3种测量,与同时进行的3 min肛门测量的体温值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新生儿体温背部测量法与其他部位测量法相同时间内所测体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背部测量法7,10,30 min与肛门测量法(3 min)所得的体温值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辐射抢救台和暖箱保暖的患儿背部测量体温7,10 min与肛门测量法所得的体温值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30 min的腋窝测量法和颌下测量法与肛门测量法所得的体温值比较则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 min的背部测量法与肛门测量法所得的体温值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体温背部测量法可以与腋窝测量法、颌下测量法一样应用于护理量较大的临床新生儿科,背部测量法能较准确获得新生儿的真实体温,不受辐射抢救台和暖箱使用的影响,既可以避免患儿受凉,又可减轻护士1:作量,安全有效,方便实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目标管理在实习学生新生儿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在我科实习的2008级和2009级广州医科大学护理本科学生39名为观察组,2006级、2007级的广州医科大学护理本科学生40名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传统带教法带教.观察组在传统带教的基础上由护长或带教老师制定明确的每周学习目标,学生每天对照目标进度表书写反思日记,老师按照目标进度表开展教学指导,师生共同完成目标进度表的内容.观察并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理论和操作技能成绩、护生对自己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士学生的理论成绩(77.61±7.99)优于对照组(72.27±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学生对自己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47.40±1.60)高于对照组(44.60±1.58).结论 目标管理运用于新生儿科临床带教,增强了护生和老师的责任心,有助于护生短时间内有重点地掌握新生儿科常用的知识点,学到了常用仪器和药物应用等临床实用技能,出科操作考核达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