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进一步了解多频率扫描声导抗测试对鼓室完整的中耳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正常耳 (2 3耳 )、听骨链固定 (2 0耳 )、听骨链中断 (18耳 )、分泌性中耳炎 (2 0耳 )进行了多频率扫描声导抗测试。结果 正常耳中耳共振频率为 10 41± 191.1Hz;听骨链固定耳中耳共振频率为 12 17.5± 199.5Hz ,较正常耳高 (P <0 .0 1) ;听骨链中断耳中耳共振频率为 6 2 2 .2± 15 3.6Hz,较正常耳及听骨链固定耳均低 (P <0 .0 1) ;分泌性中耳炎中耳共振频率为 42 7.5± 139.1Hz ,较前三者均低 (P <0 .0 1)。结论 多频率扫描带导抗测试对鼓膜完整的中耳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二例腮腺瘤细胞瘤,均为老年女性。肿物呈缓慢生长,可活动;一例在左侧,一例在右侧。其中一例于21年前曾在同一部位切除过肿瘤。二例均施行了腮腺浅叶切除术,肿物大小分别为2cm和2×1.5×1.5cm,肉眼见有被膜,切面呈分叶状和黄色。组织学检查,光镜下表现为分叶状,与涎腺组织境界分明,由均匀一致分界清楚的大细胞组成,以管状和囊状或小梁形式排列,并由纤维分隔。胞质丰满,嗜酸性,呈细颗粒状;胞核小而圆,色暗,分裂相少见。复发的一例病理组织相与21年前一致。标本在电镜下观察,胞浆内充满线粒体,可见到有卵圆形的和盘状的线粒体,有的盘状线粒体的一端变粗呈球形,有的则围绕在卵圆形线粒体的周围。未见到  相似文献   
3.
颞骨骨折与面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莹  冷同嘉 《耳鼻咽喉》1999,6(3):131-134
本文报告了1988 ̄1998年收治的25例颞骨骨折合并面瘫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男性20例,女性5例,年龄2 ̄40岁,颞骨纵行骨折7例,横行骨折4例,耳道-乳突复合性骨折14例,5例保守治疗,行面神经减压术20例,手术采用:经颞迷路上径路1例(颅中窝径路);经乳突颞下迷路外径路5例;迷路径路2例;中耳乳突径路12例(其中面神经隐窝径路9例,开放式手术3例)。15例术后观察6月 ̄6年,面肌功能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应用软壁式外耳道后壁重建方法的可行性,及其对术后干耳时间的影响.方法 对1037例(耳)行软壁式(软组织修复耳道后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随访率为61.4%.术后干耳率为98.75%(1024例);术后听力提高平均为15dB;69例进行二次手术,其中5例为胆脂瘤复发,9例术腔感染,8例鼓膜穿孔,47例因术后听力提高不满意而再次手术.结论 软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在治疗慢性中耳炎可有效地获得干耳术腔,减少术后复诊并能保持较好的外耳道形状.  相似文献   
5.
儿童耳源性颅内并发症常起源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乳突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尤其是胆脂瘤型中耳炎、骨疡型中耳炎、中耳乳突结核等更为多见。颅内井发症包括硬膜外脓肿、硬膜下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和乙状窦周围脓肿、化脓性脑膜炎、小脑及大脑脓肿、脑积水等。其中以硬膜外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及脑脓肿最常见。大多数患儿因能及时得到治疗而迅速治愈,死亡率日趋减少。对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者则预后不良。下面谈谈几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在60~70年代期间,由于骨炎而使镫骨脚被破坏时,耳科学家试图在已离断的镫骨底板和鼓膜间建立有效的传导系统,但其疗效一直很差;即使术后早期有效,最后还是会变坏。通过再次手术发现其主要的失败原因是由于赝复物与底板间连接不良。要提高这种具有广泛病变中耳的听力,固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在恢复听功能方面需要一个能在底板产生有效和持久愈着的坚固小柱。作者决定以多孔聚乙烯分别进行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以比较此项赝复装置是否优于以前曾采用过的那些材料。一组患者共97耳采用同种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收集经肾活检确诊为HBV—GN的74例患儿入院时临床表现(水肿、血压)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乙肝5项、血清清蛋白、血HBVDNA等),并对其肾组织进行光镜(常规染色及特殊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IgG、IgA、IgM、C3e、C4e、HBsAg、HBcAg)。根据血清HBVDNA水平不同将74例HBV—GN患儿分为高病毒载量组(HBVDNA〉1.0&#215;10^8copies/L)58例和低病毒载量组(HBVDNA〈1.0&#215;10^8copies/L)16例,并比较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NS)52例(70.3%);血尿和蛋白尿13例(17.6%);单纯性蛋白尿6例(8.1%);单纯性血尿3例(4.1%)。病理分型:膜性肾病(MN)56例(75.7%);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12例(16.2%);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5例(6.6%);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PGN)1例。高病毒载量组与低病毒载量组入院时血清清蛋白[(22.04&#177;7.69)g/L vs(31.95&#177;5.83)g/L],C3[(0.759&#177;0.252)g/L vs (0.986&#177;0.330)g/L]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a〈0.05)。高病毒载量组病理类型多样,而低病毒载量组相对单一,以MsPGN、MN为主。结论HBV—GN患儿学龄期多见,且男多于女,临床表现以NS为主,病理类型以MN多见,血清HBVDNA水平与HBV—GN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耳漏术前细菌培养对术后治疗的价值。据1978~1984年选择80耳已行中耳手术及术后4个月内仍有耳流脓者作观察对象。手术包括鼓室成形术50%,乳突凿开术30%,乳突根治术15%,鼓膜成形术5%。其中乳突根治术和鼓室成形术常同期完成。每耳均于术前20天内及术后进行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9.
耳鸣的检查结果分析(摘要)郑雅丽,刘志莹对25例(38耳)耳鸣患者进行耳鸣声、音调(Hz)及响度(dBSPL)检查,男8,女17;年龄20~70岁(40~50岁11例,44.0%)。病史短者2天,长者30年,l年以上者14例。耳鸣伴感音神经性聋者14...  相似文献   
10.
作者温习了250例鼻腔和鼻窦恶性肿瘤,其中2例为上颌窦转移癌。例1为38岁女性,因左面部疼痛就诊。检查见左中鼻甲有息肉样肿物,左上颌窦探查见鼻腔外侧壁完全侵蚀。病理为腺癌,病理科医生提示可能为继发肿瘤。经腭部开窗行左上颌窦、筛窦照射6000 r。6年后发现左肾上腺瘤。又2年后死于肺和脊柱转移。例2为81岁男性,因口腔出血和咳嗽有痰就诊。检查见右面颊肿胀,右上齿槽有溃疡性肿块,颈淋巴结肿大。活检为上颌窦未分化癌,进一步检查发现右支气管原发癌。采用姑息放疗。19个月死于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