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映山红总黄酮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映山红总黄酮(TFR)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蛋清致大鼠足爪肿胀模型观察TFR的抗炎作用,并测定大鼠血清和足爪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50、100 mg/kg的TFR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片肿胀;25、50、100 mg/kg的TFR可显著抑制蛋清致大鼠足爪的肿胀;在蛋清诱导大鼠足爪肿胀模型中,TFR使血清和脚爪组织屮MDA含量减少,同时脚爪组织中NOS活性、NO和PGE2含量也有显著的下降。结论TFR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PGE2和NO合成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背景:股骨远端是原发性骨肿瘤的好发部位,目前大部分都选用保肢治疗。国内外有很多关于股骨远端肿瘤型人工膝关节假体早期和中期功能及预后的报道,但对其长期功能及预后的报道尚少。 目的:探讨行国产型股骨远端肿瘤型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置换后患者的假体长期预后情况及肢体功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患者34例,均采用旋转铰链式人工假体置换。 结果与结论:3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62.4个月(11-126个月),末次随访23例患者生存,11例患者死亡;23例生存患者中7例发生与假体相关并发症:4例行翻修,3例行截肢。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67.6%;29例患者在置换后2年时行膝关节Enneking评分,总体平均分为19.3分(7-27分):优6例,良16例,中5例,差2例,患者假体功能总的优良率为75.9%。结果提示,旋转铰链式人工假体置换在治疗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中能获得满意的肢体功能和患者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手术治疗的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23~60岁,平均40.4岁.闭合性骨折30例,开放性骨折2例.合并前十字韧带止点撕脱骨折2例、后十字韧带止点撕脱骨折3例.后外侧柱伴内侧柱骨折6例,采用后外侧+前内侧入路;后内侧柱伴内侧柱、外侧柱骨折7例,采用后内侧+前外侧入路(其中2例辅以前内侧小切口);后内侧柱伴外侧柱骨折11例,采有后内侧+前外侧入路;后内侧柱伴后外侧柱骨折3例,采用后内侧+后外侧入路2例、单纯后内侧入路1例;后内侧柱、后外侧柱伴外侧柱骨折5例,采用后内侧+前外侧入路3例及后内侧、后外侧+前外侧入路2例.行骨折复位钢板固定.结果 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0.7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5.9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8.1周.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13.3°;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优22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28/32).结论 对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经膝关节后内侧、后外侧入路可获得满意的复位效果,钢板固定可有效重建胫骨平台后柱的稳定性,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高处坠落伤134例,发现47.5%的病人伴有肺部损伤,而其中大多数病人没有肋骨骨折及主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收治的19例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Pipkin分型[1],Ⅰ型4例,Ⅱ型8例,Ⅲ型3例,Ⅳ型4例。闭合复位后保守治疗1例,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1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例,全髋置换1例。结果15例可吸收螺钉固定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7年,平均3年6个月。优8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6.7%。结论早期诊断,术前对骨折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及固定,以及适当扩大切开复位指征,对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髋臼骨折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2001年3月-2005年10月收治的31例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9例无明显移位的骨折予牵引等保守治疗,22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 3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5年,平均2年9个月。保守治疗9例,优3例,良5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88.9%。手术治疗22例,优11例。良8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86.4%。结论 对单纯无移位的骨折采用牵引治疗效果较好,但绝大部分髋臼骨折需手术治疗,术前影像学检查、明确手术指征、确定手术方案、把握手术时机,术中解剖复位、可靠的内固定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髋臼骨折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回顾了高处坠落伤134例,发现47.5%的病人伴有肺部损伤,而其中大多数病人没有肋骨骨折及主诉.说明X-ray表现和主诉不能明确反映肺部损伤程度及严重度,而PaO2,A-DO2可以反映肺部损伤的严重度.  相似文献   
9.
黄蜀葵花总黄酮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从黄蜀葵花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黄蜀葵花总黄酮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并分析其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4-03/07在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完成。选择SD雄性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组、黄蜀葵花总黄酮25,50,100mg/kg组(黄蜀葵花总黄酮由安徽省医学研究所提供,为棕黄色粉末)和雷公藤多苷40mg/kg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大鼠均于左后足趾皮内注射0.1mL弗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足容积法测原发侧及继发侧足肿胀度(致炎后容积-致炎前容积),并进行多发性关节炎评分(5级评分:0分无红肿;4分包括踝关节在内的全部足爪红肿。根据未注射佐剂的其余3个肢体的病变程度累计积分,最高为12分)。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非致炎侧踝关节的病理改变;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以及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腹腔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和前列腺素E2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含量。结果:6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各组大鼠原发性足肿胀度的比较: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组大鼠致炎后不同时段足肿胀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黄蜀葵花总黄酮25,50,100mg/kg组大鼠的在不同时段的原发性足肿胀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0.01)。②各组大鼠继发性足肿胀度及多发性关节炎指数比较:黄蜀葵花总黄酮25,50,100mg/kg组大鼠的继发性足肿胀度和多发性关节炎评分均显著低于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组(P〈0.05-0.01),以黄蜀葵花总黄酮100mg/kg组作用最为显著。③各组大鼠非致炎侧踝关节病理改变比较:不同剂量的黄蜀葵花总黄酮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组织的上述病理改变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黄蜀葵花总黄酮1130mg/kg组作用最明显。④各组大鼠的脾细胞增殖情况比较:黄蜀葵花总黄酮50,100mg/kg组可明显促进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低下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P〈0.05)。⑤各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1、前列腺素E2、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比较: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1、前列腺素E2、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一氧化氮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黄蜀葵花总黄酮各剂量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0.01)。结论:黄蜀葵花总黄酮各剂量组能减轻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原发性、继发性关节肿胀和多发性关节炎程度,以黄蜀葵花总黄酮100mg/kg组作用最为显著,其作用途径可能与其调节机体的异常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严重移位的肩胛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该科自2007年1月~2009年6月,对21例严重移位的肩胛骨体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主要采用健侧卧位经典Judet入路,并以Hardegger标准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该组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时间6~21个月,平均13.5个月.按Hardegger肩关节评分,优11例,占52.3%;良8例,占38%;可1例,占4.7%;差1例,占4.7%.结论 对严重移位的肩胛骨体部骨折病例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