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别嘌呤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尿酸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清尿酸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尿酸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别嘌呤醇能够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模式在预防与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疾病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50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教育,实验组采取健康教育模式,后分析比较对照组、实验组两组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4.67%,显著低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8.67%,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模式,对于预防、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注射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方法:择取81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MESSS)、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ESSS评分、IL-6、IL-1β、TNF-α、MDA水平低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OD活性、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丁苯酞注射液合用能降低ACI患者炎症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在泌尿生殖系统的表现.DNB发病机制复杂,因此治疗方法繁多,包括营养神经、抗氧化应激、改善胆碱能神经突触传递、电刺激、导尿、手术及中医药等.近年来对神经营养因子及其靶向基因治疗的研究较多,但多数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膀胱治疗仪的出现,为DNB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各种治疗方法机制和疗效不同,且大多疗效不尽人意,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MRI血管及灌注成像在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6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常规MR平扫、磁共振血管造影、灌注成像检查结果分成异常组与正常组,30例/组,均属于2015年3月1日~2017年2月28日.将异常组按照血管狭窄程度分组(闭塞组与狭窄组),对异常组患者进行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和灌注成像检查.对比灌注成像参数比值和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结果:正常组患者中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未发现异常,异常组中狭窄组磁共振血管造影、灌注成像准确率分别为86.67%和93.33%,闭塞组为100.00%.闭塞组和狭窄组的rTTP、rMTT存在较大差别(p<0.05).结论:磁共振血管造影与灌注成像以及MRI联合用于诊断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生长因子(VEGF)水平对抗凝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的独立风险因素和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依据6个月内是否发生脑出血,将其分为出血转化组(n=57)和未出血组(n=40),比较两组有关因素的差异,并采用COX回归分析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用受试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Willis环变异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经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244例。按Willis环形态分为完整型、部分完整型、不完整型3组,观察并比较溶栓后12个月复发及死亡。结果:患者Willis环表现为完整型的机率女性高于男性(分别为:23.4%,9.44%,c2=8.162,P=0.01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内动脉病变[(OR 95%CI=(1.237,7.285)]、大脑中动脉病变[(OR 95%CI=(1.200,5.318)]、Willis环变异[OR95%CI=(1.020,3.341)]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12个月后复发及死亡相关。结论:Willis环变异性影响溶栓患者预后,及时评估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尿酸水平及别嘌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诊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空腹血清尿酸水平,将其分为高尿酸血症组(40例)和正常尿酸组(80例),均给予别嘌醇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尿酸水平,根据1995年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尿酸水平均明显降低,但正常尿酸组尿酸水平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尿酸组相比,别嘌呤醇治疗后高尿酸血症组的总有效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进展相关,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组发病3d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530例,记录临床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住院14 d时病情变化和90 d预后的关系。结果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病情严重程度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4 d时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预后较好(OR=0.73,95%CI:-0.84~-0.13),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预后较差(OR=1.14,95%CI:0.67~1.85),脑梗死患者90 d时合并HUA(OR=1.03,95%CI:0.47~1.23)、吸烟(OR=1.27,95%CI:0.52~1.37)及入院时病情严重(OR=1.47,95%CI:0.82~1.59)预后均差。结论高尿酸血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的影响可能不同,在发病时及14 d内可能起保护作用,而对于90 d则有不利影响,二级预防仍要降低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