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将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 R误诊肾癌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24岁。体检时发现右肾占位1个月余,无血尿、尿频、尿急、尿痛、发热、腰痛、水肿及体重下降。查体:一般状况较好,眼敛无水肿,口唇无发绀,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平软,腹壁静脉无曲张,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隆起,双侧肋脊角无压痛,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侧输尿官行程区无压痛。化验检查:Hb 154 g/L,RBC 4.98×1012/L,W BC 7.48×109/L,N 0.71,M 0.15,L0.14;生化总蛋白69.3 g/L,白蛋白43.8 g/L,血糖7.31mm o l/L,C r 65.6μm o l/L,BUN 3.04 mm o 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1.6 U…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高龄老年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改进治疗措施;使更多患者能及时、安全地手术治疗.方法:对42例(48眼)高龄老年白内障病人行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分析术前、术中、术后眼部及全身病情变化和治疗过程.结果:本组42例患者中,患全身多种疾病者占92.9%,以冠心病最多,占66.7%,其次为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虽然病情变化复杂多样,但经适当处理,均安全施行了手术,术后矫正视力>0.5者35眼占72.9%.结论:高龄老年白内障患者,虽患全身多系统疾病,仍可安全手术,且术后效果良好,故这些病人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1人43眼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实行超声乳化手术.手术中单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9眼。白内障超声乳化I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15眼,前房型人工晶体4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再次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8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再次玻璃体切除、惰性气体充填术3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1眼。白内障超声乳化、玻璃体腔硅油取出术3眼。结果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手术难度大,前房深度不稳定.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视力有提高37眼(声6.04%),视力未提高4眼(9.30%),视力下降2眼(4.65%)。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术,减少了并发症,保留了晶状体后囊膜,并可I期或Ⅱ期植入人工晶体,是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摘除的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交感性眼炎常见于穿孔性外伤眼。内眼手术所致近年来也有报告,如玻璃体切割、人工晶体植入术等。而发生于虹膜修复术后者临床少见。我们遇到1例,临床己观察24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C反应蛋白 (CRP)活性与尿白蛋白 (AU )含量在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病情活动性与严重性评价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试剂盒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 2 5例缓解期UC患者、3 2例活动期UC患者及 3 0例对照组的血浆CRP活性及AU含量 ,并对活动期患者行肠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 ,评价病情轻重程度。结果 活动期患者组血CRP活性和AU含量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 (P <0 .0 1) ,且二者与UC病情活动性、病情分型均呈显著正相关 ,与内镜表现分级呈中度正相关 ,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结论 血CRP活性和AU含量可作为评价UC患者病情活动性及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我院在1983年检查了宣武区2,352人(小学生649人,初中和高中学生437人,中年教职员1,266人)的眼球突出和眼眶距离。用Hertel氏眼球突出计,被检查者正坐,双眼平视前方,睑裂自然张开,检查者平持眼球突出计,放于眶外缘,量其与角膜顶点之间的距离,然后用双眼观察读出角膜最高点处的毫米数。结果见表1~4。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供胆道灌注实验的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和测定其温度的方法。方法选择6条成年犬。麻醉后,CT下定位胆囊,超声引导下穿刺胆囊,DSA监视下使导管选择性进入胆总管。开腹留置测温探头于胆总管内。然后穿刺胆总管留置导管。分别通过经皮穿刺胆囊、胆总管置管和开腹直视下穿刺胆总管置管两种途径,以25ml/min的速度灌注水浴箱预热盐水。当出水温度为42~43℃,记录此时水浴箱显示的温度。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两种灌注方法均成功(6/6)。当胆总管的温度达到42~43℃,灌注水温分别为51.2±0.2℃和51.4±0.3℃。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在热灌注效果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①犬作为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胆囊、胆总管置管热灌注的模型可以用于热灌注动物实验研究。②当胆管温度达到42~43℃时,经皮穿刺胆囊、胆总管置管热灌注可以达到和开腹直视下穿刺胆总管置管热灌注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全部患者行MR T1WI、T2WI序列扫描,11例增强扫描.结果 41例共有52个病灶,均呈结节状或类圆形,1例7个病灶呈散在分布圆点形.38个病灶T1WI、T2WI均呈高、低混合信号,3个病灶呈T1WI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5个病灶T1WI,T2WI均呈高信号,此46个病灶T2WI均见黑色低信号环影.6个病灶T1WI、T2WI均呈低信号,1例7个病灶T1WI、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 脑海绵状血管瘤T1WI、T2WI显示信号多样,但具有特征性.MRI对多数脑海绵状血管瘤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GMP - 1 4 0 )含量与血小板平均容积 (MPV)的变化及其在病情活动性与严重性评价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与自动血细胞分析系统 ,检测 32例活动期UC患者、2 5例缓解期UC患者及 30例健康对照者的GMP - 1 4 0含量、MPV大小 ,并评价活动期患者病情轻重程度。结果 活动期UC患者GMP - 1 4 0含量、MPV分别显著高于与低于缓解期患者和对照组 (P <0 .0 1 ) ,缓解期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较 ,此两指标仍有明显变化 (P <0 .0 5) ,且二者与UC病情活动性、病情分型均呈显著相关性。结论 活化的小容积血小板是UC患者的一个特点。GMP - 1 4 0、MPV可作为UC患者病情活动性与严重性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