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三种消化酶分离胰岛的效率和质量及对移植胰岛存活的影响,为临床胰岛移植消化酶的选取提供参考.方法 相同条件下采用Liberase TL(A1组)、Collagenase P(B1组)和Collagenase V(C1组)(n=35)消化酶消化小鼠胰腺,Ficoll-400密度梯度纯化获得胰岛;DTZ染色观察胰岛细胞形态,并计算IEQ(直径>150 μm的胰岛细胞团定义为1个IEQ)和纯度;锥虫蓝染色检测胰岛细胞成活率.C57BL/6糖尿病(DM)小鼠作为受体分为A2、B2和C2三组(n=7),采用同基因胰岛肾被膜下移植,监测术后血糖浓度变化;于移植成功后15 d切取移植物,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 3种消化酶分离C57BL/6小鼠胰腺可获得的IEQ、胰岛纯度和胰岛细胞成活率均为A1组>B1组>C1组,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只受体小鼠移植(900±30)个IEQ胰岛;移植前各组小鼠血糖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术后第2天血糖浓度达最低值,第3天有一个短暂的回升,随后达到一个相对较平稳的状态,至第13天血糖浓度依次为A2组<B2组<C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A2组胰岛形态完整,胞质、胞核区分明显,存活状态良好,炎症浸润不明显;B2组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淡染,多核,炎症细胞浸润较A2组多;C2组炎症细胞浸润明显,伴胰岛破坏,形态欠规则.结论 与Collagenase P和Collagenase V比较,Liberase TL消化小鼠胰腺可提高胰岛细胞团的收获量、活性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移植部位对糖尿病小鼠移植胰岛长期存活的影响.方法 采用胶原酶P溶液胰管灌注和Ficoll-400不连续密度梯度纯化法获取供体小鼠胰岛.受体糖尿病小鼠分别接受同基因和异基因肾被膜下、小网膜囊和腋窝胰岛移植,监测受体移植后的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情况取移植胰岛排斥标本,观察不同部位移植胰岛的组织学变化.结果 成功分离、纯化供体小鼠胰岛,纯度为( 94±5)%或(90±5)%,存活率为(92±3)%.胰岛移植后均能使受体小鼠高血糖逆转至正常.同基因或异基因胰岛移植短期存活状态:肾被膜组与小网膜囊组的血糖降低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肾被膜组血糖值显著低于小网膜囊组(P<0.05);腋窝组血糖降低值和血糖值与肾被膜组和小网膜囊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基因或异基因胰岛移植长期存活状态:肾被膜组与小网膜囊组血糖降低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肾被膜组血糖值较低,移植胰岛存活率较高;腋窝组移植胰岛不能达到长期存活;在同一部位,同基因与异基因胰岛移植受体的血糖降低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检查发现:肾被膜组和小网膜组胰岛完整,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腋窝组胰岛细胞被破坏,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肾被膜下胰岛移植降血糖效果迅速、稳定,能达到长期存活的目的,可视为胰岛移植的理想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新鲜和短期培养后的小鼠胰岛细胞对移植后胰岛的再血管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C57小鼠作为胰腺供体,胆总管灌注胶原酶P溶液消化胰腺,Ficoll 400不连续梯度纯化获得胰岛细胞.接受不同胰岛细胞肾被膜下移植的受体糖尿病C57小鼠随机分成三组(n=10):A组接受新鲜胰岛细胞移植,B、C组分别接受培养1、3d的胰岛细胞移植.术后观察血糖变化并于移植后第14天取移植胰岛,分别进行HE染色和胰岛素、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计算微血管密度.结果 胰岛细胞移植后3d内,三组小鼠的随机血糖浓度均<11.0 mmol/L.A组小鼠在移植后第14天时的血糖浓度仍<11.0 mmol/L,而B、C组小鼠血糖浓度在移植3d后呈现持续上升,此后各时间点的血糖浓度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胰岛素染色结果显示:A组小鼠肾被膜下成团的细胞被染成棕褐色,B、C组类似细胞团仅有少量着色.免疫组织化学CD31染色发现,A组小鼠肾被膜下移植细胞团内部有大量细胞胞质被染成棕黄色,而B组和C组仅有少量细胞着色;A组肾被膜下胰岛内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B、C组(P<0.05).结论 小鼠新鲜胰岛细胞移植较短期培养后胰岛细胞移植更有利于移植胰岛的再血管化及存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含不同浓度肿瘤细胞上清液的条件培养液培养成纤维细胞,观察其对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及表型变化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和流式细胞凋亡术测定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变化与凋亡率.用RT-PCR检测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MVA)对中晚期肝癌细胞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资料,其中55例行TACE联合MVA治疗(联合组),41例行单纯TACE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D4+、CD8+T淋巴细胞、NK细胞水平和生存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术后3种免疫指标无明显变化(均P0.05),而联合组术后CD4+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比例逐渐上升,CD8+T淋巴细胞比例下降,其中治疗后1个月3种免疫指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治疗后1月CD4+淋巴细胞和NK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CD8+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时间为5.5~43.6个月。联合组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6%、52.7%、9.1%;对照组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7%、14.6%、0。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较单纯TACE治疗,TACE联合MVA治疗可以改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存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肿瘤细胞上清液对成纤维细胞的激活情况及激活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 MTT法检测普通培养液、含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普通培养液以及肿瘤细胞上清液组成的条件培养液对成纤维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用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成纤维细胞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与VEGF-A的表达。结果肿瘤细胞上清液对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含TGF-β1的普通培养液比普通培养液更有利于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并且能维持肌成纤维细胞的表型,但是二者均不表达VEGF-A;条件培养液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稳定表达α-SMA和VEGF-A,二者在培养后第1天均开始表达,第3天表达量达到峰值,第3天以后表达稳定。结论肿瘤细胞上清液能够有效、稳定地激活成纤维细胞为肌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的激活程度影响VEGF-A的表达,二者均具有最佳的激活时间点,并且最佳时间点相一致,最佳激活点的成纤维细胞有望成为一种可用于移植的促进血管重建的细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