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黄曲霉毒素G1(AFG1)诱导的炎症反应对肺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高表达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FG1诱导小鼠肺腺癌组织中增殖相关指标的表达.体外模拟AFG1诱导的炎症反应,给予AFG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  相似文献   
2.
3.
患者男,43岁。因"发现枕部肿物进行性增大20 a,肿物破溃出血1 d"于2013年6月16日入院。患者枕部肿物发现时呈黄豆大小,位于皮下,质软,曾在当地县医院手术切除,当时出血较多。之后肿物又出现并逐年增大,经过10 a,再次手术,出血汹涌,肿物未能全切。本次入院前2 a枕部肿物破裂出血,行右枕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术后肿物较前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伴发颅内血肿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颅内动脉瘤破裂伴发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5例患者进行了DSA检查,3例患者进行了CT血管造影检查,5例进行了头部CT检查(4例经术中证实为动脉瘤,1例术后经DSA证实为动脉瘤)。其中大脑中动脉动脉瘤5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3例,骈周动脉动脉瘤1例。结果 13例患者中有12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及血肿清除术;1例仅行血肿清除术,术后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GOS分级,Ⅰ级3例,Ⅱ级4例,Ⅲ级3例,Ⅳ级1例,Ⅴ级2例。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伴颅内血肿需尽早行DSA或CT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方式应首选开颅动脉瘤夹闭+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5.
刘宏雷  易力  翟晓莉 《河北医药》2016,(14):2130-2133
目的:观察乙酰肝素酶( HPA)在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的表达及对肿瘤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plus两步法和Real time-PCR法检测75例星形细胞瘤组织和40例正常脑组织中HPA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通过siRNA干扰技术沉默星形细胞瘤U87细胞中HPA表达,采用Real time PCR、Western blot、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肿瘤细胞HP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表达及细胞侵袭力变化。结果正常脑组织未见HPA蛋白表达,星形细胞瘤组织中HPA阳性表达率为78侣.67%(59/75),星形细胞瘤组织HP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且其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星形细胞瘤Ⅱ~Ⅳ级组,HPA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有转移组HP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 P <0.05)。 siRNA能够有效抑制星形细胞瘤U87细胞中HPA表达,并下调VEGF、MMP-9表达,同时穿膜细胞数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HPA在星形细胞瘤组织异常高表达,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增高而逐渐升高。 siRNA沉默HPA后细胞侵袭力显著降低,HPA有可能成为治疗星形细胞瘤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6.
刘宏雷  易力  翟晓莉 《河北医药》2016,(12):1799-1802
目的 观察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eIF4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plus两步法和Real time PCR法检测75例脑星形细胞瘤组织和40例正常脑组织中eIF4E、VEGF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分析二者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脑组织eIF4E、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50% (5/40)、7.50% (3/40),脑星形细胞瘤组织eIF4E、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33% (52/75)、64.00% (48/75),脑星形细胞瘤组织eIF4E、VEGF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且二者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星形细胞瘤Ⅱ~Ⅳ级组,eIF4E、VEGF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分别为40.00%(10/25)、75.86% (22/29)、95.24% (20/21)和32.00%(8/25)、62.07%(18/29)、80.95%(1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转移组eIF4E、VEGF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eIF4E、VEGF表达呈正相关性(r=0.768,P<0.05).随着脑星形细胞瘤组织eIF4E、VEGF表达强度增高,MVD值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IF4E、VEGF在脑星形细胞瘤组织异常高表达,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增高而逐渐升高,且与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eIF4E或VEGF有可能成为eIF4E、VEGF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α)在脑膜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脑膜瘤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脑膜瘤标本45例,正常脑组织标本1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 2步法,检测HIF-lα在脑膜瘤标本和正常脑组织标本中的表达,以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actor Ⅷ related antigen,FⅧ-RAg)多抗染色显示肿瘤微血管,用微血管密度(mirol-vessel density,MVD)作为血管生成指标测定肿瘤血管生成.结果 45例脑膜瘤组织切片中HIF-1α染色阳性率为51.1%,25例WHO Ⅰ级脑膜瘤组织切片中阳性率为47.06%,Ⅱ级和Ⅲ级组脑膜瘤组织切片中表达更高.HIF-1α表达强度随着脑膜瘤级别的升高而增加.正常脑组织、WHO Ⅰ、Ⅱ和Ⅲ级脑膜瘤组中的MVD值分别为(8.27±2.93)、(16.06±2.79)、(18.40±4.10)和(28.81±4.62),MVD值随着脑膜瘤级别的升高逐渐增加.HIF-lα表达程度与MVD呈正相关.结论 HIF-1α表达强度与脑膜瘤血管生成有关,具有刺激脑膜瘤血管生成作用,为临床上抗脑膜瘤血管生成治疗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脑膜瘤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人脑膜瘤标本110例,其中WHOⅠ、Ⅱ和Ⅲ级分别为70、22和18例;另收集正常脑膜标本1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分析IGF-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表达情况。结果脑膜瘤组织中IGF-1、PCNA、FⅧ-RAg表达水平较正常硬脑膜组织明显增高(P〈0.05);随着脑膜瘤WHO级别增高,IGF-1、PCNA、FⅧ-RAg表达水平亦明显增高(P〈0.05)。同一级别脑膜瘤组织中,IGF-1、PCNA、FⅧ-RAg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人脑膜瘤组织中IGF-1的表达强弱与脑膜瘤血管生成、细胞增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高渗盐水对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7.5%高渗盐水对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高渗盐水治疗组(hypertonic saline solution treatment,HTS组)和甘露醇治疗组(mannitol treatment,M组).HTS组静脉滴注7.5%高渗盐水2 mL/kg,M组静脉滴注甘露醇250 mL,均为1次/8 h,连续7 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 d分别复查头CT,并依据头CT显示脑水肿最大层面的长×宽测算脑水肿的面积,表示脑水肿的程度,观察其变化;治疗前及治疗后14d后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结果 2组患者伤后脑水肿均逐渐加重而至第7天达高峰期,第14天脑水肿均明显减轻,但在第7天脑水肿高峰期HTS组患者脑水肿的程度明显低于M组(P<0.01);高渗盐水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14 d后HTS组和M组患者GC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2组患者同期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5%高渗盐水可以减轻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并能改善其预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膜瘤缺氧诱导因子-lα(HIF-lα)表达与瘤中血管生成及病理级别之间的关系,探讨HIF-lα在脑膜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为治疗脑膜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脑膜瘤标本45例,正常脑组织标本10例(均为重型颅脑损伤急症行内减压术)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plus两步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lα在脑膜瘤标本和正常脑组织标本中的表达,以人原始造血细胞(CD34)标记肿瘤微血管,用微血管密度(MVD)作为血管生成指标测定肿瘤血管生成,比较缺氧诱导因子-lα表达与血管生长及病理级别关系。结果45例脑膜瘤组织切片中有23例表达HIF-1α,染色阳性率为51.1%,HIF-1α在正常脑组织及脑膜瘤Ⅰ级、Ⅱ级、Ⅲ级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0%、32.00%、66.67%和87.50%。在各个级别的脑膜瘤及正常脑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脑组织组、I、II和III级脑膜瘤组中的MVD值分别为10.34±2.78,17.25±2.69,20.43±5.20和30.79±5.64,MVD值随着脑膜瘤级别的升高逐渐增加。HIF-lα表达程度与MVD呈正相关。结论缺氧诱导因子-lα表达强度与脑膜瘤血管生成可能有关,为治疗脑膜瘤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