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异搏定3~5天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热后期病人41例,在尿蛋白转阴、越期率,特别是越少尿期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对 BUN 水平的影响与对照组无异,异搏定对防治 EHF 急性肾衰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
<正> 螺丝钉钢板在骨折内固定中是不可缺少的器材,特别是在长管状骨骨折中应用更为广泛,并在骨折的治疗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在取内固定时,经常出现螺丝钉改锥槽破坏,致使内固定取除失败,人们用凿骨质、撬钢板等方法也往往难以奏效。我们自1989年以来,应用改锥槽重建的方法取螺丝钉钢板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男婴,4个月,因口腔有小白点3个月,发烧伴腹泻、声嘶1个月,经口腔科转小儿科,咽拭子涂片查见G~ 棒状杆菌,拟诊白喉转传染科,再次涂片为类似白喉杆菌,以“白喉?消化不良”入院。  相似文献   
4.
自1977~1982年12月,我院共收治麻疹1,323例,其中成人49例(男性14例,女性15例),年龄为16~39岁。患者均未患过麻疹,也无麻疹疫苗接种史,其中22例有麻疹接触史。主要根据出现典型柯氏斑和典型麻疹皮疹诊断。  相似文献   
5.
激素对股骨头骨细胞的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48年激素应用于临床以来 ,五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它对多种疑难顽病有效好的疗效 ,但也带来了很多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其中长期或间断大剂量使用激素 ,尤其是滥用或错用能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95 7年Pietorgrande和Mas tromarino发现第一例由激素导致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以后其发病率逐年增长。人们成功地用激素复制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动物模型 ,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研究 ,分别提出了脂质代谢紊乱学说、血管内凝血学说、骨质疏松学说 ,但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清楚。1 脂质代谢紊乱学说 众所周知糖皮质激…  相似文献   
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造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制作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动物模型。方法:将30只成年三黄鸡随机分实验组、对照组2组,实验组注射马血清后大量使用地塞米松,2组分别进行股骨头内PO2、pH值测定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组第6周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复制成功率33.3%,第12周成功率83.3%,总成功率60.0%。结论:鸡注射马血清后大量使用激素可成功地复制出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七年一至六月份共收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65例;其中普通型300例,典型暴发型50例,早期暴发型15例,暴发型患者共65例,占17.8%。我们采取综合疗法及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用大剂量阿托品静脉推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骨髓机制干细胞在兔DBM上增殖作用.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7月,以3只大白兔为研究对象,根据Urist方法 制备出DBM(同种脱钙骨基质),测定光密度(OD)值,绘制增殖曲线,分析复合培养后最佳修复软骨移植时机.结果 SEM观察呈现高密度空隙网架结构,平均孔隙率为(60.19±6.1)%;平均孔径大小为(119.42±6.46)μm;兔DBM材料BMSCs体外复合培养后可见大量骨髓基质干细胞粘附,MTT法检测复合培养6d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达到稳定状态.结论 兔脱钙骨基质具有三维网状结构和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是一种较好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最适合移植.  相似文献   
9.
椎管内肿瘤为骨科及神经外科的常见病 ,其中包括脊髓内及脊髓外、硬膜囊内及硬膜囊外肿瘤。髓外良性肿瘤常见 ,以胸段为最多[1] 。其肿瘤类别分别为椎管内神经鞘瘤、椎管内脊膜瘤、脊髓胶质瘤。我院自 1994年开始手术治疗 3 6例 ,发现有偏心生长且对侧症状明显或较重的 16例 ,现报道并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3 6例 ,其中男性 ,2 1例 ,女性 ,15例 ;年龄16~ 81岁 ,平均 46 7岁。发病的病程为 3~ 2 3个月。平均为 11个月。肿瘤部位为颈段 4例 ,胸段 2 6例 ,腰段 6例。 3 6例均位于髓外硬膜内 ,其中有 2例经椎间孔向外…  相似文献   
10.
作者通过对十年来进行的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的椎弓根进钉点的关节突与横突平分线的交点,以及近2年来的以人字嵴顶点作为进钉点共179例进行术中X线的定位进行对比,得出人字嵴顶点为进钉点的定位方法具有位置恒定,容易显露辩认,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准确性高的特点。但在腰椎滑脱的患者应用于术前仔细分辨X线片有无椎弓根断裂后移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