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前列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prostat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SCC)临床罕见,发生率约占前列腺癌的0.25%~1%[1]。前列腺导管内癌(intraductal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 IDC-P)在2016版世界卫生组织(WHO)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中单独列出,定义为前列腺癌的一种新实体亚型[2]。PSCC伴IDC-P的患者临床更是罕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糖尿病(DM)大鼠不同病程阶段是否出现心肌纤维化,并检测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表达,分析DM引起心肌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糖高脂组(HC组)和DM 4周、8周、12周组,各6只.对照组正常饮食,HC组和DM各组给予高糖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DM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模,对照组及HC组腹腔注射等剂量柠檬酸钠缓冲液;持续喂养至12周.比较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和血浆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及体质量(BW)、左心室质量指数(LVWI)、心脏指数(H/B);采用HE和Masson染色,比较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和纤维化情况;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含量,并计算colⅠ/colⅢ比值;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colⅠ和MMP-14蛋白表达量.结果:DM各组大鼠FBG均显著高于HC组和对照组(P<0.01);且随病程延长,DM大鼠FBG逐渐升高(P<0.01).DM组和HC组大鼠TG、T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DM 8周组和12周组TG、TC水平亦均明显高于HC组(P<0.01);随病程延长,DM大鼠TG、TC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P<0.01).各组大鼠BW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 8周和12周组大鼠H/B和LVW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C组和DM 4周组(P<0.01),DM 12周组大鼠H/B亦明显高于DM 8周组(P<0.01).HE染色结果显示,DM组大鼠心肌细胞增生肥大,纤维排列紊乱、断裂不连续;且随病程延长,病理改变更加明显.Masson染色显示,DM组胶原纤维粗大,排布不均,可见明显断裂,大量胶原沉积;且随时间延长,胶原沉积更加明显,以DM 12周组变化最为显著.ELISA结果显示,HC组和对照组大鼠colⅠ、colⅢ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大鼠心肌组织colⅠ、colⅢ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HC组(P<0.01);且随病程延长,DM组大鼠colⅠ、colⅢ含量均逐渐升高(P<0.01);DM 8周和12周组大鼠colⅠ/colⅢ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C组和DM 4周组(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M 8周、12周组大鼠colⅠ、MMP-14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C组和DM 4周组(P<0.01),其中DM 12周组colⅠ、MMP-14表达亦均高于DM 8周组(P<0.01);而DM 4周组大鼠colⅠ、MMP-14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和H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可引起大鼠心肌纤维化,并随病程延长逐渐加重,其机制可能与心肌MMP-14表达量持续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4.
5.
<正>肾源性腺瘤(NA)是一种罕见的良性泌尿系统肿瘤[1],男女发病比例为2:1,多发于中老年男性,病变主要见于膀胱[2]。经尿道切除是其常见的治疗方式,但术后有复发的风险,需定期复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1例膀胱NA患者,现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制、病理特征及诊疗进行回顾分析,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患者男,74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7 d于2019年11月28日收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相似文献   
6.
盛欧阳  汪凯红  张亿达  刘启航  曹润福 《江苏医药》2021,47(4):428-430,封3
患者,女,35岁.2020年4月20日因“反复解肉眼血尿半年余”入院.患者于2019年11月出现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伴尿频、尿急,偶有血块.曾于2007年因膀胱结石在当地医院行膀胱切开取石术.入院尿常规示:红细胞(卅),白细胞(++).泌尿系彩超探及多个肿物,最大为2.6 cm×1.3 cm,稍强回声,菜花状,基底宽.中下腹CT提示:膀胱右后壁2.7 cm×1.5 cm软组织密度影,明显强化,考虑膀胱癌,似累及右侧输尿管末端;肠管未见明显异常,中下腹盆腔未见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锯叶棕果实提取物(SPE)联合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9月门诊收治的Ⅲ型CP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观察组给予SPE联合前列安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安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评分)、前列腺液炎症指标以及白细胞计数。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84.00%)高于对照组(6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CPSI评分以及白介素(IL)-2、IL-10、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前列腺液白细胞数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期间,均未发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锯叶棕果实提取物联合前列安栓可有效改善炎症指标,缓解患者的疼痛,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