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用于装标本采集器和活检钳的一次性包装袋(已申请专利,专利号:201120168247.6以下简称一次性包装袋)在支气管镜活检后对患者术后发热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地观察和分析从2009年5月~2011年5月呼吸科住院患者支气管镜活检术后使用与不使用一次性包装袋发热的几率.结果 共统计233例住院患者,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活检患者112例,活检术后出现发热32例(28%),发热超过24 h者8例(7.1%);使用一次性包装袋患者121例,术后出现发热患者27例(22%),发热超过24 h者2例(1.6%),使用一次性包装袋患者术后长时间发热率低于不使用者(P<0.05).结论 一次性包装袋的使用可以减少患者支气管镜活检术后长时间发热的发生率,使用方便,减少交叉感染,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自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疗效。方法研究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邵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经多导睡眠监测仪确诊的6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入院时随机分成2组, 30例患者使用自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另30例患者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患者的压力滴定值、医生操作时间、住院天数。结果 60例患者均完成研究,自动持续正压通气组较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组的滴定压力值低、医生操作所时间短、患者住院天数少(P0.05)。结论自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易耐受,操作过程简便,治疗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抢救煤工尘肺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35例煤工尘肺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在床旁应用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并进行清痰和灌洗。结果共操作35例次,术程顺利,临床症状改善,意识模糊者,术后1h神志转清。术中及术后30min血气分析和相应时间点的心率、血压分别与术前比较,术中无明显改变(P〉0.05),术后明显好转(P〈0.05)。结论对煤工尘肺严重呼吸衰竭,尤其合并COPD患者,床旁应用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并行机械通气,在不中断机械通气的前提下,经导管旁路行纤支镜清痰和支气管灌洗,呼吸改善快,诊疗安全,特别适合此类痰多、咳痰困难危重患者的急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次性气管切开导管作为胸壁套管在电子支气管镜代胸腔镜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5年10月在该院呼吸内科就诊的86例应用电子支气管镜代胸腔镜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资料。其中,男59例(68.6%),女27例(31.4%),年龄15~83岁,平均(49.00±20.00)岁。8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采用一次性气管切开导管作为胸壁套管,另外一组采用常规内科胸腔镜胸壁套管,比较两者的标本阳性率、手术操作时间、套管价格和不良反应等。结果气管切开导管组43例中确诊40例(93.0%),包括肺癌胸膜腔转移8例,结核性胸膜炎31例,脓胸1例,3例诊断不明(7.0%);常规胸壁套管组43例中确诊33例(76.7%),包括肺癌胸膜腔转移4例,结核性胸膜炎29例,10例诊断不明(2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导管组手术操作时间为(23.86±2.45)min,常规胸壁套管组手术操作时间(29.88±3.67)min,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利用一次性气管切开导管作为胸壁套管,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诊断阳性率,降低费用,运用于电子支气管镜代胸腔镜中具有可行性,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对机械通气患者是很重要的,现有的高速氧气或压缩空气气动雾化吸入器,通过临时改装可以实现机械通气患者的雾化治疗,但每次雾化需要卸接呼吸机吸气管回路。为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肺康复对存在中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血气分析及痰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在邵阳市中心医院住院的急性加重期存在中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支气管扩张患者60名,分为常规加康复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名。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之间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6 min步行距离(6MWD)、慢阻肺评估测试(CAT)评分以及日痰量。结果 治疗1周后,观察组日痰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FVC%Pre、FEV1%Pre、6MWD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AT评分、日痰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肺康复可有效改善中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排痰量,提升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加诊断性治疗在确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中的价值,旨为基层医院提供一种简易,准确、低成本、可行性强的诊断方法。【方法】首先分别采用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及多导睡眠监测仪,对97例临床上怀疑有OSAHS的对象进行监测,并对其中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考虑为0sAHs的73例患者进行免费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一周后进行评估,有效者视确诊为0sAHs,比较便携式睡眠呼吸检测仪加诊断性治疗在诊断OSAHS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便携式睡眠呼吸检测仪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0.6%;便携式睡眠检测仪加诊断性治疗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1.7%。便携式睡眠检测仪加诊断性治疗的诊断特异性高于单纯便携式睡眠呼吸检测仪(P〈0.05)。【结论】便携式睡眠呼吸检测仪加诊断性治疗对诊断0S—AHS有高度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焦劲松  刘卫庭  莫莉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1):2077-2079
[目的]探讨对机械通气的急症危重患者,经气管导管旁路行纤支镜检查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经鼻气管插管(在纤支镜引导下)以及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危重患者或对疑有气道阻塞或痰多吸引效果不佳而经三通延长管、气管导管内途径行纤支镜检查难以耐受者共47例,在持续机械通气下,经气管导管旁路行纤支镜检查、清痰和支气管灌洗.[结果]共操作47例次,进镜操作时间约15~20 min,术程顺利.通过调整氧浓度、潮气量,操作中各相应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和血压平稳( P 〉0.05);术后1 h血气明显改善( P 〈0.05).[结论]在持续机械通气下,经导管旁行纤支镜检查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女,67岁。因“阵发性心悸2年、再发加重3小时”于2020年10月21日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呈阵发性,每次发作时自觉心跳加速不适,持续30分钟左右,与活动、体位等无明显相关,可自行好转,患者未予以重视,未进行治疗。今晨患者再发心悸不适,性质等大致同前,持续3小时后终止,为求诊治至我院住院治疗。既往有骨关节炎、高血脂病史。入院体格检查:Bp 128/95 mmHg, P 180次/分,体重75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