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混合性脑卒中5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光发  张昌瑞 《河北医学》2008,14(4):402-403
目的:提高对混合性脑卒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混合性脑卒中的资料。结果:占同期脑卒中病例的7%,按发病率的高低分别为:不同部位出血梗死型38例、出血性梗死型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梗死型3例,死亡4例。结论:混合性脑卒中在临床上并非少见,临床表现复杂、病情相对较重,在临床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急性肾炎合并高血压脑病心脏骤停抢救成功1例陕西省志丹县医院(717500)刘光发患儿男,10岁。因头痛头晕5天,水肿3天,抽搐1次,于1990年3月10日入院。入院前5天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入院前3天出现眼睑及双下肢水肿。曾在当地医院按“肾炎”治疗...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雾化治疗疱疹性咽峡炎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用干扰素雾化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疱疹性咽峡炎患儿50例,不分年龄、性别和病程,随机分成两组:干扰素雾化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基因重组人干扰素α1雾化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及疱疹消失天数亦明显短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有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讨高频喷射呼吸机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使用效果。方法:采用国产高频喷射呼吸机抢救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年龄1-63岁,小儿6例,成人2例,轻度中毒两例,中、重度中毒6例。结果:6例痊愈,2例仅有轻度神经精神症状,无一例死亡。结论:高频喷射呼吸机在抢救一氧化碳急性中毒中疗效可靠,是一种操作方便,使用灵活,能明显提高抢救效果的好方法,值得在无高压氧舱条件的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幼儿及儿童期常见的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我院于2003年1月-2004年6月收治86例水痘病人,均符合《儿科学》水痘诊断标准。分别采用利巴韦林和在利巴韦林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干扰素治疗小儿水痘,现将疗效对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6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糖皮质激素吸入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和退热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0.0%);观察组患儿肺功能的改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并发胃肠功能障碍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MODS患儿并发32例胃肠功能障碍进行不同方式的早期干预治疗;结果:治愈20例,治愈率62.5%,死亡12例,死亡率37.5%;结论:提示严密的临床观察,及早做出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实施早期干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脓毒症合并心肾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7-03—2019-05期间的86例脓毒症合并心肾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心肾功能不全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rhBNP治疗;对比2组心、肾功能、血浆及预后指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心脏指数(CI)[(4.23±1.25)L/min·m~2]、左室射血分数(LVEF)[(39.18±5.54)%]明显高于对照组[(3.74±0.92)L/min·m~2,(35.34±5.67)%],观察组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1 847.36±172.59)dyn·s/(cm~5·m~2)]明显低于对照组[(2 102.27±183.38)dyn·s/(cm~5·m~2)](均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血肌酐(Scr)[(103.24±22.18)μmol/L]、BUN[(8.63±1.47)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43.66±24.57)μmol/L,(11.58±1.96)μmol/L],观察组肾小球滤过率(GFR)[(44.26±5.71)mL/min)]明显高于对照组[(38.84±5.56)mL/min)](均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3 516.14±947.23)ng/L)]、降钙素原(PCT)[(0.06±0.02)ng/mL)]、Lac[(0.92±0.25)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3 972.23±916.24)ng/L,(2.32±1.94)ng/mL,(1.45±0.31)mmol/L](均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11.3±1.5)d]明显低于对照组[(14.2±1.6)d](P0.05);观察组4周病死率(39.53%)低于对照组(58.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NP能够促进脓毒症合并心肾综合征患者心肾功能指标恢复,并降低患者脓毒症状,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早产儿病理性黄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早产儿病理性黄疸的有效性。方法:对本院出生发生新生儿黄疸的早产患儿,以JD-2经皮黄疸测试仪为监测工具,选择经皮黄疸指数测定12—18mg/dl的轻中度黄疸患儿为观察对象,共计79例,采用每次6~8小时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法,同期选择83例黄疸指数均值相同、病因相近患儿作对照组。采用传统长时间12小时以上蓝光照射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黄疸消退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副作用:皮疹、腹泻及母乳减少等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减少,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有效治疗早产新生儿轻中度黄疸,并有利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