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中存在大量的REP序列(repetitive extragemic palindromic),这类序列数量大,序列简单,且非常保守,规律性很强,我们通过设计的标序地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从1REP到12REP,有一个由标序逐步累加、呈阶梯进化的过程,因此,可以肯定它是由转座进化形成的,而转座的标序仅125bp和20bp,显色这么短的序列是无法进行反向转录的。因此,我们认为转录的实体应为RNA,而不是传统理论的DNA。同时,传统的转座理论,无法进行动力学解释,好象转座是一种无目的的,随机的行为,但这一点与事实并不相符。通过对生物进化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可以发现生物基因的拷贝数与其活动量是成正比的,需求量大的基因其拷贝数就多,需求量少的基因拷贝数就少。这就说明转座是与需求量相关的,而不是无目的的和随机的,因此我们认为转座是调控反应的结果,转座又可叫调控转座。大肠杆菌REP序列的转座虽不加基因的拷贝数。但它能提高转录的速度,因此,因此,也是一种调控转座。生物的发育机制从分子水平讲就是基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表达,那么这种差异表达的时间开关和空间开关又是怎么控制的,至今没有很好的理论解释,我们通过对REP序列分析,可以发现是通过基因互控方式实现的。REP序列是回文序列,而回文序殓既是转录的终止序列又是转录的启动序列。由此就产生了一种基因之间的互控关系,即A转录子的终止序列(回文序列),它从mRNA上切下后,又是开启B转录子的钥匙,这种机制就很好地解释发育机制问题,实现了遗传,发育和进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对大肠杆菌调控基因进行同源搜索可以发现,调控基因是以族群形式存在的。同一族群的基因之间同源程度很高。依据基因之间同源值的大小,将同一言辞群的基因连接起来,就构成了调控基因族群族谱。在这个族谱中,基因之间有辈份的区别。相连接的两个基因之间是父子关系,子基因是父基因通过转座生成的。通过对转座段进行分析,发现这种转座与过去发现的转座形式是不同的。这种转座不是整个基因段的转座,而是父基因通过裁剪机制,剪去一部分序列,以亚基因片段转座,这种转座我们称为裁剪转座。这是一种新型的转座,和以前发现的转座和转座理论不同。同时,对转座片段两端序列进行分析,发现父基因转座片段两端存在一种象标尺一样的正向重复序列,本文称为转座标尺序列。它是裁剪转座段的标尺。同时在子基因中的两端,也就是转座点,也有一段标尺序列,它是决定转座点的标尺。它和裁剪标尺序列的关系是正向配对。这种配对和通常所见的DNA双链、RNA双链中的反向配对也是不同的。此外,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还发现,调控基因的裁剪转座是和调控有关的,这种转座实际上是一种调控转座。调控是引发转座的原因,是转座的动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起了调控转座模型。根据调控基因族群表现出的特性,以及父子调控基因之间序列的相似性,作者推测大肠杆菌调控基因有基因互控关系,依据这种基因互控关系,建立起了大肠杆菌调控总模型。这就是调控基因调控功能基因转录子的转录,同时调控基因又按照调控基因群族谱互相调控。本文还根据对基因群族谱的分析,推测调控基因起源于运输蛋白基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