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厚皮片移植皮片坏死原因的分析(附35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丹龙  舒惠恺 《广西医学》2002,24(8):1242-1243
我科自 1 990年至 2 0 0 1年对所收治的烧伤早期、烧伤疤痕、体表肿瘤、肉芽创面的患者应用全厚或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术共 3 5 1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5 1例 ,其中男性 2 2 5例 ,女性 1 96例 ,最大年龄 75岁 ,最小年龄 1 0个月。1 .2 病因 :烧伤植皮 1 0 1例 ,烧伤疤痕 2 3 0例 ,体表肿瘤 6例 ,肉芽创面 1 4例。1 .3 皮片成活情况 :皮片全部成活 2 64例 ,占75 .2 1 %。部分或全部坏死 87例 ,占 2 4.79%。坏死面积占植皮面积 80 %以上 4例 ,80 %以下 81例 ,全部坏死 2例。1 .4 皮片部分或全部坏死原因 :坏死…  相似文献   
2.
刘丹龙  李艳  蒋超  李华 《求医问药》2014,(21):216-217
目的:探讨分析用超薄皮瓣法和大汗腺盲视下刮除法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9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腋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将这30例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超薄皮瓣组(14例患者,共28侧)和大汗腺盲视下刮除组(16例患者,共32侧)。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腋下异味的残留情况。结果:在超薄皮瓣组中,出现并发症的有10侧。在大汗腺盲视下刮除组中,出现并发症的有2侧。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均进行对症处理,其恢复情况良好。对这两组患者均进行1~3个月的随访,在超薄皮瓣组中,仍有异味残留的有0侧,在大汗腺盲视下刮除组中,仍有异味残留的有6侧。结论:用超薄皮瓣法和大汗腺盲视下刮除法治疗腋臭均安全有效,采用大汗腺盲视下刮除法的术后并发症较少,二者的远期疗效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大面积深度烧伤后创面的存在是导致机体急性代谢障碍,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紊乱和内脏功能损害的根源,也是全身感染的来源地.因此,尽早尽多地去除坏死组织,并有效覆盖创面是救治大面积深度烧伤的主要手段,传统公认的手术时机为伤后3~7天.但近年来对入院较早、复苏满意的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开展休克期(伤后48h内)切痂植皮手术收到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同时进一步探讨了休克期切痂的利弊,论证了休克期切痂植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现对大面积深度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右颞顶枕后部双皮瓣修复头顶皮肤癌切除后缺损一例钟础绶*刘丹龙*患者男,70岁。因头顶部溃疡经久不愈6年入院。检查:头顶部有一6cm×8cm溃疡面,圆形。边缘稍高,中央陷下达颅骨骨膜,触之易出血。颈、耳后淋巴结未扪及。取病损组织病理检查,首次报告“皮肤...  相似文献   
5.
6.
小儿会阴肛周腘窝瘢痕广泛粘连修复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6岁。火焰烧伤会阴、肛周及双月国窝致增生性瘢痕广泛挛缩畸形6个月,于1996年10月7日入院。检查:会阴部、两侧腹股沟至耻骨间瘢痕挛缩致双髋内收,双下肢不能外展,阴茎内陷于环状瘢痕窝内。肛周瘢痕呈周围型增生致肛门开口固定缩小,排便残留。肛门齿...  相似文献   
7.
刘丹龙 《医学文选》2004,23(4):478-479
我院从1987年12月~2003年12月共收治6岁以下小儿各类烧伤495例,其中休克期并发抽搐45例,发生率9.09%。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丹龙 《医学文选》2005,24(4):481-482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烧伤患者烧伤Ⅱ度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rhEGF对A组56例浅Ⅱ度和深Ⅱ度创面的烧伤患者及B组35例深Ⅱ度创面的患者进行治疗对照观察。结果A组试验组(A1)浅Ⅱ度、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0·10±2·20)d、(17·25±3·40)d,对照组(A2)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3·20±3·35)d、(21·68±4·50)d。两组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B组试验组(B1)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7·68±3·10)d;对照组(B2)平均愈合时间为(17·45±3·50)d,两组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外用rhEGF能明显促进烧伤患者Ⅱ度创面的愈合,但对于深Ⅱ度创面,宜于烧伤后第6天使用rhEGF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刘丹龙 《微创医学》2004,23(4):478-479
我院从1987年12月~2003年12月共收治6岁以下小儿各类烧伤495例,其中休克期并发抽搐45例,发生率9.09%.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面积深度烧伤功能部位应用复合皮移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表层皮移植的方法,修复9例大面积深度烧伤功能部位病人共11个创面,观察术后皮片成活、收缩情况,以及外观、部位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11个功能部位创面除2个创面少部分皮片坏死外,其余植皮均全部成活,6例分别随访3~6个月,皮片收缩不明显,外观平整,触之柔软,有一定弹性,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表层皮复合移植是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功能部位创面比较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