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宫廷美容发展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宫廷美容发展史分为三个阶段。自夏代至西晋为萌芽时期,与美容相关的药物和香料受到宫廷重视,美容化妆剂型诞生。自东晋至唐末为形成时期,化妆品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宫廷遗族和臣民得以享用的物质文明。自五代至清末为充实和发展时期。美容理论有较多发展,宫廷美容方剂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缺血性脑血管动脉病溶栓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为缺血性脑血管动脉病溶栓介入治疗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就诊治疗的84例缺血性脑血管动脉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2例缺血性脑血管动脉病患者接受常用静脉溶栓药物治疗,观察组42例缺血性脑血管动脉病患者接受动脉溶栓介入治疗,对比两组缺血性脑血管动脉病患者随访2年情况(病情平稳状态、再度中风、神经功能损害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缺血性脑血管动脉病患者病情平稳状态良好(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64.28%),再度中风(4.76%)以及神经功能损害(0%)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1.42%、14.29%),P 0.05。结论动脉溶栓介入治疗提高了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利于患者大脑神经功能的改善,降低神经功能损害以及再度中风情况,需重视术前检查、合理应用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了解新兵骨密度与其饮食行为习惯的关系,为降低训练伤风险,推行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武警某部2019年入伍的1489名战士进行骨密度测定,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他们的膳食营养态度和饮食行为习惯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纳入骨密度正常的和骨密度低下的共计780名战士资料进行相关分析,探讨骨密度的膳食影响因素。结果 膳食营养态度方面,骨密度正常组(476名)关注饮食健康和认为自己每天食物摄入均衡方面优于骨密度低下组(304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不偏食挑食(OR=0.534,95% CI 0.370~0.770),每天鸡蛋(OR=0.603,95% CI 0.412~0.882)、牛奶摄入(OR=0.419,95% CI 0.286~0.615)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剂量,每天锻炼(OR=0.653,95% CI 0.449~0.949),户外活动时间≥2 h(OR=0.153,95% CI 0.057~0.411)是骨密度的保护因素;但是经常喝碳酸饮料(OR=3.182,95% CI 2.117~4.284)是骨密度的危险因素。结论 本次调查的入伍新兵38.8%为骨密度低下,应制定个体化的训练计划、普及相关知识、树立科学的饮食行为习惯提升骨密度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对经CT平扫或增强的急性胰腺炎,并且临床上血、尿淀粉酶符合诊断标准的158例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观察胰腺的密度、大小、包膜的完整性,区分有无胰腺实质坏死情况,积液影响的范围及程度。结果 1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经CT显像均能做出确切诊断,螺旋CT平扫者93例,其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89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4例;增强扫描者65例,其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34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31例。123例行保守治疗,35例行手术治疗,经治疗后症状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复至正常水平,复查CT胰腺形态基本正常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螺旋CT扫描是病变部位显示最直观、最清晰的影像学手段,尽早CT平扫,必要时行增强CT扫描或复查CT是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价预后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x线胸片与咳嗽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入住我院的13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依据咳嗽辨证分型对x线胸片进行归纳。结果:慢性支气管炎x线胸片主要表现为痰湿蕴肺证,其次为痰热郁肺证,再次为风寒束肺证。结论:慢性支气管炎x线胸片与咳嗽辨证分型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的影像学变化。方法 :将2011年4月—2012年4月入住我院ICU的48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40 mL日1次,静脉滴注21 d。观察两组患者肺炎影像学指标变化情况,具体包括:炎症渗出吸收时间、吸收面积、侵及肺叶数量。结果 :炎症吸收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具有良好的促进炎症吸收作用,对于重症肺炎的治疗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动脉瘤患者3D-DSA的图形分析及与2D-DSA的动脉瘤图像对比。结果:3D-DSA能清晰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数量、瘤颈的直径,为手术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为动脉瘤的栓塞手术提供更准确的机架位置,以便于手术时的动脉瘤显露。结论:3D-DSA可清楚显示多发复杂动脉瘤和微小动脉瘤,应视作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8.
肱骨近端包括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及肱骨干骺端,该部位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其发生率与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有明显关系[1]。临床上采用保守治疗是主要的治疗办法,治愈率较高;但严重粉碎性骨折、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早期手术治疗,能够减少并发症。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复杂肱骨近端骨折26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后,取得了较满意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共有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18~72岁,平均46.2岁。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车祸伤1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建在周围型小肺癌血管集束征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就诊于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29例,16层螺旋CT胸部各向同性扫描后行多向调整多平面重建,并与常规横断薄层重建对比分析。结果 16层螺旋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建对周围型小肺癌血管集束征的检出率高于薄层横断面重建,尤其适宜不能行增强扫描者。结论 16层螺旋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建对周围型小肺癌血管集束征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