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用~(60)Co γ线25~800拉德不同剂量体外照射28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测定照射后2、24、48、72小时的淋巴细胞数和活存率。其中18例于照射后培养2小时,观察绵羊红细胞自发性花环形成细胞(ERFC)、活性E花环形成细胞(EaRFC)、酵母多糖  相似文献   
2.
中缝背核和蓝斑在唇针镇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们以往的实验表明,脑内5-羟色胺能神经原系统是实现唇针镇痛的必要条件。破坏或减弱这个系统的神经传递,唇针的镇痛效应降低;相反,激活或加强这个系统的神经传递,则唇针的镇痛效应升高.同时也有资料提示,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原系统对针刺镇痛可能起着某种拮抗作用.此外,近年来的形态研究资料表明,在5-羟色胺能神经原胞体主要集中的中缝背核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原胞体主要集中的蓝斑之间有相互的神经支配。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两个递质系统在唇针镇痛中的作用,我们用生理学方法,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损毁和/或刺激中缝背核和蓝斑,观察其对唇针镇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粒细胞生成抑制因子(Granulopoiesis Inhibiting Factor;GIF)是一类具有抑制粒细胞生成的内源性调节因子。60年代中期,Rytomaa等人首先从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GIF的粗制品。二十多年来,虽经许多学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电离辐射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辐射效应。采用E花环形成试验、淋巴细胞ANAE染色作为检测T细胞的方法,观察了15名健康男性外周血淋巴细胞经不同剂量(25~800拉德)~(60)Co γ线照射  相似文献   
5.
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是一组参与细胞内糖代谢的酶类,主要催化乳酸和丙酮酸之间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测定细胞内与糖代谢有关的酶的含量、活性及一些中间代谢产物,可探讨电离辐射对细胞效应的某些机理。复习文献资料,电离辐射对淋巴细胞内酶含量及能量代谢影响的研究,大多是以动物为实验对象,对人淋巴细胞研究的报道较少。关于电离辐射对人淋巴细胞LDH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