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作者对109例肺心病瘀证患者和80例对照组九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值进行了多因素判别分析。经微机处理,筛选出三个瘀证的判别指标,并建立了在血液流变学意义下瘀证的判别模式。同时对判别模式的正确性进行了临床检验。结果,其诊断效率为83%。瘀证判别函数 f 值随瘀证临床表现减轻而下降的观察,还表明所建立的判别模式对于瘀证微观辨证不仅具有定性意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尚具有定量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09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瘀证患者应用中医古方治疗前后8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值的主成分分析,认为小青龙汤具有降低ηp、Fib,改善 EPM 的作用麻杏石甘汤具有降低ηb、ηb-1/Ht、ESR、K 的作用;千金苇茎汤具有降低 ESR、K、Ht,提高EPM 的作用;真武汤具有降低ηb、ηb-1/Ht、Ht 的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化瘀效果。结果提示,上述血液流变学指标组合的改变,分别与中医寒饮、肺热、痰热、寨水等病机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血瘀证患者红细胞变形性及体外血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观测了127例肺心病、47例肾小球肾炎及17例冠心病三组血瘀证患者的红细胞变形指数(DI)和体外形成血栓的长度(L)、重量(W)、形成血栓的时间以及血液对管壁的粘附性。结果:三组血瘀证患者 DI 显著低于正常人,L 长于正常人,血液对管壁的粘附性比正常人大,但形成血栓的时间长于正常人,按病情分组研究表明,DI 的降低和 L增长的程度,与呼吸衰竭、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功能衰竭之是否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本文第二部份作者们的工作,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淤证患者,采取三种不同的中药治疗方案。这三组分别命名为A组、B组、C组。每一受治者治疗前作血液流变学八个指标的测定,治疗后再作同样八个指标的测定。设所测定的八个指标表示为X′_i,i=1,2,……~8。再命X~1=X′_1前—X′_1后表示同一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值,则每一受治者对应(X~1,X~2,  相似文献   
5.
为了从微观水平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淤证的定量辨证,作者对109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淤证患者和80例健康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9项指标测值的多因素判别分析,筛选出判别淤证的三个指标并建立了判别函数f和f的淤证判别临界值。并且于健康人和淤证患者分别对所建立的判别模式进行正确性检验。作者从祖国医学对淤证的经典论述出发,结合现代血液流变学观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认为所建立的淤证判别模式反映了淤证的微观本质。  相似文献   
6.
我们希望将血液流变学指标用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淤证的辩证,这样我们就可能使淤证的辨证向微观化、客观化发展,或许这种讨论还能通过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淤证有某些新的认识。通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为几个到十几个,对于这种多个指标的问题,评价哪一个指标重要,哪一个指标不重要,医学上的方法是对正常组和试验组的每一个指标进行差异性检验,显著的指标是重要指标。这种方法用了很多年,但是,由于它是孤立地一个一个地考察指标,忽略了指标之间的组合判别能力,因此这种仅  相似文献   
7.
正常人 QRS 终末向量绝大多数指向左后方,慢性肺心病患者由于肺动脉高压,右心超荷肥厚以及右室流出道肥厚,右室壁激动时间延长使 QRS 终末向量偏向右后方。有作者提倡用Sv_2及 SV_(?)振幅折算 QRS 终末右后向量与 X 轴的夹角(RPVA)作为慢性肺心病的一个诊断指标。考虑到常规心电图胸前导联一般只作V_1、V_3、V_(?)、三个导联描记,因此作者对61例慢性肺心病患者,28例由慢支炎引起的肺气肿患者作常规心电图检查,以 Sv_1及 Sv_(?)的振幅折算 QRS 横面 RPVA,对照 X 线胸片结果探讨 RPVA 与右心受累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弥散功能障碍时,血浆粘度对肺摄氧能力的影响。A-aDo_2分别为20—30mmHg和大于30mmHg的两组病例,当血浆比粘度(ηρ)分别小于理想值1.85和1.95时,Pao_2/PAo_2比值与血浆比粘度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598和0.869;血浆比粘度分别大于理想值时,Pao_2/PAo_2比值与血浆比粘度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86和-0.635;而A-aDo_2在正常范围的一组病人,其Pao_2/PAo_2比值则与血浆比粘度无关(γ=0.041,P>0.05)。作者对上述现象的机理作了探讨,提示对于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粘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影响全血粘度和红细胞的聚集性,在影响肺微循环血流方面,也有自己独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者曾于1985—1986年试用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千金苇茎汤及真武汤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设立纯西医治疗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这些经典方具有明显的化淤作用,疗效远优于对照组。为了进一步探讨上述古方化淤作用的微观机理,以及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淤证用药规律,作者通过微机对四首原方,原方加红花、桃仁、益母草,原方加丹参注射静滴治疗109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其淤证前,后八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值进行主成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