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症,其临床表现与病理组织学的类型及病变的侵犯范围相关.该病的影像学特征随着组织学不同类型的变化而变化;但浆细胞型与混合型影像学表现相关性不强,需通过病理检查来确诊.临床上需要根据该病不同类型选择针对性的治疗和预后措施.对其相关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项目、组织病理学及影像学特点、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等进行了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2.
女性生殖系统的肿瘤发病率呈日益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其主要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病理学诊断作为肿瘤分期分型的主要部分,在其诊断上意义重大。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在对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诊断、临床表现解析以及发病机制的等各方面的探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是针对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病理学诊断以及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28 例确诊妊娠或疑妊娠,而要求中止妊娠的育龄妇女行子宫内膜诊刮病检,以探子宫内膜变化对妊娠早期的诊断价值。认为子宫内膜出现胎盘绒毛和蜕膜组织,结合临床检查,尿 H C G( + ) ,血 H C G 水平> 40ng/ml, B 超示子宫腔内有孕囊,可确诊为宫内妊娠;子宫内膜病理表现腺体与间质反应不同步,但腺体仍处于增殖状态,尿 H C G( + ) ,血 H C G 水平> 40ng/ ml, B 超示子宫内膜增厚,附件有色块,应考虑宫外孕。指出妊娠早期借助子宫内膜病检有助于妊娠的确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收集本院2004年5月—2010年4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80例的临床资料,并与预后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细胞类型、肿瘤部位、肿瘤大小、Ki67标记指数及手术方式与患者预后存在一定联系;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肿瘤大小、周围组织侵犯、肿瘤坏死及核分裂象数目与患者预后存在联系。结论:临床、病理因素与患者预后生存率有关,对于指导肠胃道间质瘤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乳腺原发性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1例广西百色地区人民医院凌惠媛(百色533000)患者,女,15岁,学生。因双乳肿物10年,进行性肿痛10余天入院。自诉10年前无意中扪及双乳外上象限均有一拇指头大小的肿物,质硬,界清,可移动,有轻压痛,无全身不适,未作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320例,均为2000年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妇女患者,使用HPV分型基因检测系统对其宫颈细胞的HPV DNA进行检测,并且检测20种高危型HPV亚型和5种低危型亚型。结果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率20.5%,其中高危型HPV亚型15.75%,低危型亚型3.02%,高危亚型和低危亚型混合型1.23%。HPV11是低危型中感染最高的,HPV16是高危型中感染最高的。结论女性生殖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易引发宫颈癌,临床上应做好提前防范,及早预防,防止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临床研究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即:胎盘部位滋养叶细胞肿瘤—PSTT和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TT)的病理特征以及诊断分析。方法笔者将选取28例恶性滋养叶疾病患者,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理诊断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并伴有腹痛症状且B—HCG较高;ETT患者的瘤细胞位于坏死组织及玻璃样物并形成岛屿状、地图样形状,PSTT患者的主要特点为单个平滑肌纤维或几组肌纤维分离,呈条索状、片块状排列;免疫表型表达上皮性、滋养细胞性标志物,但在Me1-CAM、PLAP、HPL的强度表达方面存在差异性。结论在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IT)中PSTT、ETT是较为少见的,而二者又具有不同的免疫表型及形态学特征,但是在临床症状及惰性生物学行为上则极为相似,因此我们可通过病理学分析来进行辅助诊断或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转化生长因子(TGF-β1)、Vi mentin在鼻咽癌的表达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36例鼻咽原发癌和30例鼻咽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和2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E-cadherin、TGF-β1、Vi ment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E-cadherin在鼻咽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6.7%,显著低于鼻咽原发癌80.6%(P〈0.05)和鼻咽黏膜慢性炎症90%(P〈0.05),TGF-β1、Vi mentin在鼻咽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中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鼻咽黏膜慢性炎症(P〈0.05),但与鼻咽原发癌无明显差异;在鼻咽原发癌、鼻咽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中E-cadherin与TGF-β1、Vi menti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E-cadherin表达下调在鼻咽癌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鼻咽癌中E-cadherin表达下调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增多可引发上皮—间叶细胞转化(EMT),EMT可能与鼻咽癌侵袭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9.
凌惠媛 《右江医学》1999,27(5):284-285
通过对128例确诊妊或疑妊娠,而要求中止妊娠的育龄妇女行子宫内膜诊刮病检,以探子宫内膜变化对妊早期的诊断价值。认为子宫内膜出现胎盘颈毛和蜕膜组织,结合临床检查,尿HCG,血HCG水平〉40mg/ml,B超示子宫腔内有孕囊,可确诊为宫内妊娠;子宫内膜病理表现腺体与间质反应不同步,但腺体仍处于增殖状态,尿HCG,血HCG水平〉40ng/ml,B超示子宫内膜增厚,附件有色块,应考虑宫外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卵巢卵黄囊瘤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卵巢卵黄囊瘤临床资料。结果:12例为临床I期,8例为临床Ⅱ期(单纯型),经2~21年随访,患者均健在;6例临床I期(混合型)术后3年死亡,1例临床Ⅳ期术后1个月死亡,临床Ⅲ期术后1年及2年死亡各3例,术后3年死亡6例,3例临床Ⅱ期(内有混合型1例)术后1年内死亡,术后3年死亡4例。结论:临床上卵巢卵黄囊瘤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其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与预后密切相关,VAC或PVB化疗并行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