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考察不同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对测定动物组织样品中砷含量的影响,并建立定性定量检测动物组织样品中砷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分别通过消化法与灰化法处理动物组织的样品,借助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Ag(DDC)法]进行砷含量的检测,并且比较其检测结果;采用铜片法对砷进行快速定性检验。结果:Ag(DDC)法所得吸光度对应砷含量的标准曲线在0.00-4.8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8 9;砷的检出限为40.6μg/L。两种预处理方法对检测样品的结果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不同的动物组织,胃中的砷检出量最大,占给药量的50%;动物组织样品中采用铜片法的检出限约7.5 mg/L。结论:Ag(DDC)法和铜片法分别适用于动物组织样品中砷元素的定量和定性检测;消化法或灰化法均可适用于动物组织样品的预处理;在对大鼠胃、肝、肠、肾等组织样品进行砷含量检测中,胃是最佳检测部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