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湛江地区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指导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门诊、住院部就诊并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0例的临床资料,评价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男性患者、年龄≥50岁、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颈动脉斑块、高血脂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较高,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湛江地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从而通过控制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方法来进行预防干预,进而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12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152例和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酐 复方丹参注射液)16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内皮素(ET)浓度,头颅CT,并对比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能降低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Fib)、血浆ET浓度,增加脑血流量。缩小脑梗死病灶,降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率,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 (CTX)合并强的松治疗耐受糖皮质激素 (GC)的重症肌无力 (MG)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 3 0例用甲基强的松龙和地塞米松针剂冲击治疗后减量为强的松 ,维持治疗 1个月效果欠佳的MG患者 ,予CTX0 .2g ,加入生理盐水10 0ml中静脉滴注q3d× 3 0次 ,之后改为 q6d× 15次 ,强的松 60mgqd(晨服 ) ,每周递减 5mg ,减至 2 0mg后维持治疗 1年 ,每次用CTX前后均复查尿常规、肝功能及血常规。结果 :经予治疗后 1年内完全缓解 12例 ,药物缓解 8例 ,显著改善 6例 ,中度改善 2例 ,死亡2例 ,即年内获得疗效良好者 (完全缓解 药物缓解 显著改善 ) 2 6例 ,高达 86.7% ,有效 2 8例 ,达 93 .3 % ,4例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 ,5例出现白细胞下降 ,3例出现尿蛋白 ,经予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 ,无 1例因不良反应而需要停药。结论 :CTX合并强的松治疗耐受GC的MG疗效显著 ,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首发急性脑卒中合并精神障碍的特点及机理.方法分析不同类型脑卒中的精神障碍类型、年龄、群体、头颅CT部位与精神障碍的关系,治疗与预后特点.结果首发脑卒中后合并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33.7%;出血性卒中达53.8%;经综合治疗后,70.1%患者精神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首发脑卒中后出现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美多芭联合盐酸普拉克索运用到治疗老年帕金森病(PD)的治疗疗效与对于运动功能的改善。方法:选出2016年3月~2017年9月这一时间段某院接收并治疗的PD老年患者96例,并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48例患者施以美多芭,组二48例患者施以美多芭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比照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组二H-Y分级、治疗疗效、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UPDRS)总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好于组一,P0.05。结论:美多芭联合盐酸普拉克索运用到治疗PD老年患者的成效较优,还能够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具备极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血清降钙素原(PCT)监测在指导优化脑出血发热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伴发热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PCT指导治疗组(PCT组)34例根据PCT动态值确定抗菌药的使用,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4例则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实验室检查给予经验性抗菌药治疗;以治疗后第28天为研究终点,记录并比较PCT组患者PCT值的变化及两组患者抗菌药的使用情况。结果:PCT组血清PCT水平随着抗菌药的使用而逐渐下降;PCT组抗菌药的使用比例、使用强度(AUD)、费用及使用金额比例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PCT动态值指导抗菌药治疗策略可优化脑出血发热抗菌药的使用,有效减少抗菌药的使用强度及比例,降低抗菌药费用,对避免抗菌药的过度使用,减少细菌耐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脑梗塞风险的临床预测价值。 方法 经本院伦理学委员会同意,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2月本院急性脑梗塞260例患者和同期200例健康者作为受试者。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基线hs-CRP水平及其与诱发急性脑梗塞的风险相关性。 结果 患病组基线hs-CRP水平较健康组显著升高(P<0.01);将3 mg/L的hs-CRP、第80百分位点作为临界值进行分组,hs-CRP与急性脑梗塞风险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2.26、2.28(P均<0.01)。 结论 基线hs-CRP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塞风险的预测指标,hs-CRP水平高者更易诱发急性脑梗塞。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运用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并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内科一般的治疗方式,观察组则增加丁苯酞与奥拉西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认知能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运用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急性期并发吸入性肺炎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亚兴  王志海 《广东医学》2006,27(6):911-912
目的 探讨脑卒中急性期并发吸入性肺炎的治疗.方法 将4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嗜睡和清醒组、昏睡和昏迷组,对发病2周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患者进行痰培养+药物敏感试验检查,1次/d,连续3次,并行X线胸片、血常规,动脉血气检查,测体温,并按药物敏感试验选药治疗.2周后肺炎症状未缓解或再次并发肺炎症状者,则重复相应的检查及治疗.并将两组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例数、病原菌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嗜睡和清醒组(385例)并发吸入性肺炎6例,均为单一细菌感染,4例为革兰阴性杆菌(G-),2例为革兰阳性球菌(G+);昏睡和昏迷组(83例)并发吸性肺炎30例,均为G-杆菌感染,其中,26例为2种及以上的细菌感染,22例合并厌氧菌感染,后组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前组(P<0.01),且易并发两种以上的细菌感染.结论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意识障碍越重,越容易并发吸入性肺炎,以G-杆菌和厌氧菌为主,在药敏结果 之前,经验治疗应首选对G-杆菌和厌氧菌敏感的药物治疗为主,同时吸痰、口腔护理时应加强无菌操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浅静脉留置针在滴注5-FU泵中的应用比较。方法将98例胃肠癌根治术后使用5-FU泵患者根据患者需求分为A、B两组,A组(PICC组)50例,B组(浅静脉留置针组)48例,对比两组患者在使用便携式输注泵持续恒速滴注5-FU中的静脉炎的发生率、留置时间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A组静脉炎的发生率、留置时间、满意度均明显优于B组(P均<0.001)。结论在使用便携式输注泵持续恒速滴注5-FU中,同浅静脉留置针相比较,PICC置管不但静脉炎的发生率低,留置时间长,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不明显,而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