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龄合并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后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65岁以上合并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的46例患者行后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资料进行研究。结果 46例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一例死亡,术后出现肺部及心血管并发症12例,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高龄合并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的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围手术期监测及处理,施行后腹腔镜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膀胱癌在保留膀胱术后或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与羟基喜树碱对预防患者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Meta分析,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学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网关于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或部分膀胱切除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或吡柔比星治疗的比较研究,检索时间截止至2014年7月,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软件RevMan5.0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同质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1426例膀胱癌患者,其中行保留膀胱术后或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的患者757例,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患者669例。保留膀胱术后或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的有效率高于羟基喜树碱(OR值为1.31,95%CI为1.02~1.67,P<0.05);膀胱灌注吡柔比星的复发率低于羟基喜树碱(OR值为0.76,95%CI为0.59~0.97,P<0.05),膀胱灌注吡柔比星的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高于羟基喜树碱(OR值为1.54,95%CI为1.13~2.12,P<0.05),膀胱灌注吡柔比星的血尿发生率高于羟基喜树碱(OR值为2.46,95%CI为1.24~4.88,P<0.05)。结论膀胱癌在保留膀胱术后或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较灌注羟基喜树碱有效率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联合穿琥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穿琥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除时间、咽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巴韦林联合穿琥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生存下来的患者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本研究重点观察早期康复功能训练的时间可能对急性脑卒中患者ADL能力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从1997年8月~1999年12月底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或MRI确诊的初发者;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8分;均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7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第1组),早期康复功能训练组(第2组)和延期康复功能训练组(第3组)。各组的例数、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PH并膀胱结石一期腔内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经尿道钬激光碎石及双导管碎石联合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汽化前列腺电切术治疗BPH并膀胱结石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钬激光碎石26例,双导管碎石6例),其中30例(93.75%)一期腔内手术成功,另2例(6.25%)因膀胱结石巨大,质地较硬,钬激光碎石时间长,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明显,先行前列腺等离子体电切后,然后行小切口取出膀胱结石。碎石时间10~50 min,平均24 min;前列腺电切术时间35~110 min,平均65 min;术中出血80~200 ml,平均120 ml。术中无膀胱穿孔及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拔除尿管,无排尿困难、尿失禁及结石残留。术后6个月复查,无尿道狭窄及膀胱结石复发,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均较术前有显著性改善。结论经尿道钬激光碎石及双导管碎石联合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汽化前列腺电切术治疗BPH并膀胱结石,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尤其双导管碎石能快速高效地清除较大的膀胱结石,是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丁苯酞+丹参川芎嗪组)和对照组(丹参川芎嗪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临床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14d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NIHSS评分变化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7d后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BI评分变化程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4d后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BI评分变化程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2周后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失,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且临床联合用药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器官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3例器官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中18治愈,2例呼吸衰竭死亡,1例移植肾切除,2例肾功能减退。病原体主要有细菌、病毒、真菌、结核杆菌等,多为混合感染。结论器官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早期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因此临床应加强对器官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认识,力争做到早期诊断,及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急性期应用丁苯酞、依达拉奉的临床疗效。方法: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丁苯酞组、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组(联合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丁苯酞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联合组在丁苯酞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14 d。于治疗前、治疗后第8天和第15天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BI)评分;治疗后第15天评价临床疗效。观察并记录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丁苯酞组和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丁苯酞组和联合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BI均升高,治疗后8 d时,联合组的BI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时间点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5天,丁苯酞组和联合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丁苯酞组和联合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或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糖尿病患者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但二者联合使用并没有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维胺酯在大鼠小肠的吸收动力学特性。方法采用在体单向灌流模型,对维胺酯进行了大鼠小肠吸收动力学实验,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循环液中酚红和维胺酯的含量,计算吸收性能参数。结果不同剂量维胺酯在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结扎与不结扎对吸收速率无明显影响;维胺酯在小肠各部位吸收速率常数Ka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顺序依次下降。结论维胺酯在大鼠各肠段均有吸收,在肠道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