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冯昌怡 《医学综述》2012,18(11):1626-1630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抗肿瘤治疗中重要的分子靶点,两类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anti-EGFR)药物:单克隆抗体及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成功应用于临床,但其原发和继发耐药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肿瘤对anti-EGFR药物耐药的可能机制包括:EGFR、K-ras、Braf突变;配体的自分泌或旁分泌;原癌基因MET扩增;下游通路持续活化;激活替代通路;肿瘤诱导不依赖于EGFR活化的血管生成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碱性亮氨酸拉链核因子1(BLZF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56例胃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BLZF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期(OS)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BLZF1的阳性表达率为52.56%(82/156),低于癌旁组织的95.51%(149/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ZF1蛋白表达与T分期、TNM分期及分化程度均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N分期均无关(P>0.05)。BLZF1阳性表达者的中位OS为42.5个月,长于阴性表达者的29.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肿瘤大小、TNM分期及BLZF1表达均为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BLZF1在胃癌中表达下调,且与部分临床病理特征有关,推测其表达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胃癌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