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覃大烈  冯尚克 《广西医学》2006,28(5):754-755
我们对19例酵米面中毒患儿采用双管末梢自动恒速换血疗法,取得满意疗效,并对换血中患儿血液内环境变化、生命体征监测、换血前后各生化指标进行前瞻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9例酵米面中毒患儿为1998年8月至2003年8月我院住院患儿,男11例,女8例,年龄2.5岁至11岁,平均6.5岁.19例患儿均有进食糯玉米酵米面史,且均有同进食的各家族成员出现不同程度中毒症状,各家族成员中因中毒死亡共6例.19例中深昏迷11例,浅昏迷8例,伴有肾功能衰竭8例,多脏器损害12例.中毒至换血时间12~72 h.  相似文献   
2.
穿琥宁注射液佐治小儿肺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穿琥宁注射液佐治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18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90例 ,两组均在使用抗生素、给氧、止咳、平喘、退热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穿琥宁 ,予 10mg/kg·d-1加入 10 %GS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连用 7~ 10天 ,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8.9% )明显优于对照组 (86.7% ) ,χ2 =10 .0 3 2 ,P <0 .0 1;治疗组在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X线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 (P均 <0 .0 1)。结论 穿琥宁佐治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基因多态性与壮族儿童哮喘发病及血清IgE、IL-13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112名健康壮族儿童(对照组)和80例壮族哮喘患儿(哮喘组),检测其IL-13基因-1112 C/T和+2044 A/G位点多态性以及血清IgE、IL-13水平.结果 (1)哮喘组和对照组IL-13-1112C/T位点均以CC型为主,等位基因以C为主,两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13+2044A/G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哮喘组以AG型最常见,对照组以GG型最多见,哮喘组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2)哮喘组、对照组组内IL-13-1112C/T、+2044A/G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血清IgE、IL-1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IL-13-1112C/T位点3种基因型患者的血清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IL-13-1112C/T位点3种基因型患者的IL-1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IL-13+2044 A/G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的血清IgE水平、IL-1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L-13+2044A/G位点多态性与壮族儿童哮喘发生有关,可能与血清IL-13、IgE水平升高有关,是广西壮族儿童哮喘哮喘发病的易感基因;但IL-13-1112C/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壮族儿童哮喘的发病无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38例小儿惊厥临床特点的观察及治疗,探讨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选取38例小儿惊厥患者的病因、惊厥发作形式、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脑电图和临床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予以观察和相关数据的分析。结果在38例小儿惊厥者中,以高热所致惊厥发生率最高,且明显高于维生素D缺乏、颅内感染、颅内出血、癫痫、神经系统病变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940、7.869、8.630、9.082、10.000,均P<0.05);发作形式以单纯型发生率最高(81.58%)、发作次数以1次发生率最高(84.21%)、发作持续时间以5min以内发生率最高(94.74%);治疗总有效率达92.11%、复发率占10.53%。结论明确小儿惊厥的病因、加强临床特点分析对早期诊断以及根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控制惊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院1999年10月至2003年1月,应用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对小儿胸腔积液进行引流,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胜立  冯尚克 《右江医学》1999,27(5):261-262
统计分析该院20 年住院小儿内科死因及病谱变化,结果住院患儿达40402 例,死亡504 例,病死率为1 .25 % ;1993 ~1997 年段与1978 ~1982 年段病死率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 0 .01) ,表明病死率逐年下降;死因病谱在发生变化,破伤风、脑炎、白血病等从第一年段死亡首因降至第四年段的第二位;肺炎仍是1 个月~5 岁患儿死亡的首因,降低其病死率仍是该地区医院防治工作的突破口;认为肿瘤与白血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症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课题,指出肝炎的防治仍面临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7.
以祖籍为百色地区的 77例高胆新生儿为调查对象 ,对其发生的时间、血清胆红素浓度、临床发病因素及有关围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百色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常见原因以红细胞 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为主 ,占 35 .0 6 % ,其次为感染因素占 2 3 .38% ,而且G -6 -PD缺陷加感染因素为重度高胆的主要原因 ,占 93 .33 %。认为做好G -6 -PD筛查工作 ,防治新生儿感染 ,加强围生期保健 ,对预防高胆红素血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黄庭标  冯尚克 《医学文选》2000,19(4):474-474
病毒性脑炎 (简称病毒脑 )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 ,临床表现多样 ,容易误诊 ,严重影响预后。为进一步认识其临床特点 ,现将我们两家医院1996年 10月~ 1999年 10月收治的 6 0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中男 38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小1.5岁 ,最大 14岁 ,其中~ 4岁 13例 ,~ 9岁 16例 ,~ 14岁 31例。冬春季发病 32例 ,夏秋季发病 2 8例。病前或同时有上呼吸道感染者 32例 (5 3.3% ) ,腮腺炎 12例 (2 0 .0 % ) ,腹痛腹泻 8例 (13.3% ) ,无明显前驱症状 8例 (13.3% )。全部病例均符…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一例报告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其特征为来源于外胚层的结构缺乏或数量减少。临床表现为无汗症、毛发稀少、无牙或有少量畸形牙。此外有报道非外胚层结构亦可受累,其中呼吸道最易感染。本病例同时有肺部感染,在肺部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RRI患儿体内微量元素与机体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56例RRI患儿和62例健康儿童血Zn、Fe、Cu、Ca含量(μmol/L)并进行比较,其中32例RRI患儿和40例健康儿童分别测定血清IgA、IgG、IgM水平并比较,44例RRI患儿和48例健康儿童分别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并比较.结果 RRI患儿血Zn、Fe含量均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Cu、Ca含量也低于健康组(P<0.05).RRI组Ig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Ig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gM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RI组CD3、CD4、CD8、CD4/CD8及CD57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RRI患儿存在Zn、Fe、Cu等微量元素缺乏及免疫功能的异常.Zn、Fe、Cu等元素的缺乏可影响机体正常免疫功能的建立,不同程度使机体防御机能和免疫能力下降,从而使小儿容易发生RRI.因此,建议对RRI患儿治疗时除病因治疗外,应适当给予Zn、Fe、Cu等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