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高胰岛素高雄激素无排卵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首次对雄激素致高胰岛素高雄激素无排卵大鼠(ASR)肝脏、卵巢和肾上腺的的胰岛素受体作了鉴定,并与正常对照大鼠进行比较。结果ASR肝脏、卵巢和肾上腺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及亲和力均与正常大鼠相似。结论ASR不存在受体水平的胰岛素拮抗。  相似文献   
2.
营养因素对胰岛素受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 型糖尿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及谷氨酰胺保护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 以高脂饮食诱发 C 57BL/ 6J小鼠 型糖尿病 ,观察肝、骨骼肌细胞膜对胰岛素特异结合及谷氨酰胺的影响。结果  1 .高脂饮食诱发的 型糖尿病小鼠其肝、骨骼肌细胞膜受体数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少 ,谷氨酰胺有抑制其受体数目减少的趋势。 2 .糖尿病小鼠肝、骨骼肌胰岛素受体亲和力明显降低 ,而谷氨酰胺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亲和力。结论 胰岛素受体数目及亲和力的改变可能是高脂诱发 型糖尿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而谷氨酰胺也可能是通过恢复机体胰岛素受体数目和亲和力而对 型糖尿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是一个多生理功能的蛋白质激素,其发挥生理功能的第一步,是与其专一受体结合。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相继报道了胰岛素的晶体结构和其靶细胞膜上专一的胰岛素受体的存在。因此,鉴定胰岛素分子上与其受体的结合部位,对深入了解胰岛素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及其作用原理具有重要意义。胰岛素晶体结构的阐明,为研究胰岛素的受体结合部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受体含量很低,且是膜蛋白,要获得纯的受体,制备“胰岛素-胰岛素受体”复合物,尤其是该复合物的结晶,是很艰难的,以致不能直接通过对“胰岛素-胰岛素受体”复合物的结构分析,认识胰岛素的受体结合部位的组成和性质。这样,通过比较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与胰岛素受体的结合能力和生物活力的关系,成了了解胰岛素受体结合部位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A simple radioreceptor assay (RRA) of insulin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using insulin receptor on human placental membrane (HPM). In this system, 60-7070 0f bound 12sl.insulin can be displaced when native insulin (338 mU/ml) is added. This method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as shown by its sensitivity, accuracy and precision. Serum insulin concentration of normal adults, patients with diabe- tes mellitus and other diseases determined both by RRA and radioimmunoassay (RIA) tend to be coin cident.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RRA as well as RIA, may distinguish nondiabetic and diabetic subjects and patients with 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Uitus (IDDM) and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IDDM). Fasting sera obtained from 40 iiormal adults were determined by RRA and RIA simultaneously. The concentrations of insulin were 11251:42 ILU/ml and 11.19+3.9 LiU/ml respectively. The insulin release curves of 9 IDDM patients mea- sured by RRA and RIA were consistent. However, the values of insulin release of 7 normal adults and 8 NIDDM patients determined by RRA were slightly lower than those determined by RIA. Before and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nipedipine in 4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s, insulin release curves, determined by RIA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but from those obtained by RRA, one could observe that the release curves of insulin were much lower or the peak value was delayed.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 and suggest that RRA may be more specific than RIA.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大鼠肝脏、卵巢和肾上腺胰岛素受体(insulinreceptor,IR)的结合性质。方法采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对IR的数目(用结合容量表示)与亲和力(用饱和常数表示)进行检测。结果大鼠肝脏、卵巢和肾上腺IR高亲和位点的结合容量分别为7.359×10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阴阳平补中药治疗前后雄激素致高胰岛素高雄激素不孕大鼠肝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变化。方法 :建立雄激素致高胰岛素高雄激素不孕大鼠模型 ,采用阴道涂片的方法观察阴阳平补中药对不孕大鼠的促排卵作用 ;采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方法检测肝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数目与亲和力。结果 :阴阳平补中药对雄激素致高胰岛素高雄激素不孕大鼠的促排卵率为 43 1 % ,而服药与未服药的不孕大鼠 ,其肝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及亲和力均与正常大鼠相似。结论 :阴阳平补中药对雄激素致高胰岛素高雄激素不孕大鼠的促排卵作用不是通过影响胰岛素受体的结合而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B9和B10位氨基酸残基在胰岛素分子中的重要性。方法:在分离的大鼠脂肪细胞中测定[B9Glu,B10Asp]胰岛素的受体结合活性、葡萄糖吸收活性和脂生成活性。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B9Glu,B10Asp]胰岛素对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转位和胰岛素受体自磷酸化的刺激活性。结果:[B9Glu,B10Asp]胰岛素的受体结合活性和刺激葡萄糖吸收、脂生成、Glut4转位和胰岛素自磷酸化活性分别是天然胰岛素的31%、45%、40%、58%和46%。结论:B9位丝氨酸残基是胰岛素的葡萄糖代谢作用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8.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体外扩增特定DNA片段的方法,PCR早期使用的DNA聚合酶为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的大片段(Klenow片段),随后采用耐热DNA聚合酶(Taq DNA polymerase),不仅使PCR操作过程大为简化,而且其催化DNA合成片段的长度、忠实性都有较大改进.但仍有极低的错误率发生.错误率发生的高低与PCR扩增条件有关.我们应用PCR技术从Ⅱ型糖尿病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基因组DNA中扩增出胰岛素基因片段(大小为1128bp),并将PCR产物直接克隆到M_(13)载体中(M_(13)mp18/M_(13)mp19 RFDNA),再用双脱氧链终止法作DNA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9.
大分子拥挤现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对于蛋白质体外折叠的大量研究 ,为理解细胞内新生肽链如何折叠成熟为具有一定功能的蛋白质以及克服大多数重组蛋白在重新折叠的过程中形成包涵体提供了充足的依据。现如今 ,蛋白质的体外折叠已经广泛的作为一种研究手段 ,从而理解与探究蛋白质在细胞内的折叠过程。然而 ,长期以来 ,主要由于某些实际原因 ,研究蛋白质体外折叠的实验一般是在一些简单的缓冲体系——稀溶液中进行的。在蛋白质的体外折叠实验中 ,蛋白质通常保持低浓度 ,以避免在再折叠反应过程中发生蛋白质自身聚集现象。这种人为的理想状态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