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8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部裂头蚴病四例报告周辉,兰绪达(南昌第二附属医院眼科330006)裂头蚴病是曼氏迭宫绦虫蚴虫(SparnosisMan-soni)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患。眼部患病常与用感染裂头蚴的蛙、蛇等组织敷眼有关。临床上较少见,我们于1963年至1990年间仅发...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 ,2 3岁。生后即发现右眼内眦部有一“米粒”大瘘口 ,随年龄增长 ,每当哭泣时可见似泪液体自瘘口缓缓排出 ,哭停则消失 ;局部无红肿及排脓史 ;无家族史。于 1999年 4月 2日就诊。眼部检查 :双眼视力 1.2。右眼内眦韧带水平下可见 9mm× 3mm长椭圆形瘘管口 ,边缘光滑稍凹陷 ,其周围皮肤可见淡褐色色素斑。探针自面颊瘘口处探查囊腔约 12mm× 6mm ,裂隙灯下可通过瘘管口窥及囊腔内、外侧及后壁均为红色粘膜组织。探针自泪小管可伸至囊腔作者单位 :330 0 0 6南昌 ,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内 ,并与鼻泪管相通。行上、下泪小管…  相似文献   
3.
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江西省人民医院,江西中医学院附属中医院,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对抚州制药厂研制生产的“珍视明滴眼液”应用于临床对假性近视进行了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晶状体脱位原因很多,一般区分为:外伤性,继发于其他眼病,遗传病。前二者多发展成为白内障。遗传病者多为透明晶状体脱位,其中包括(1)单一眼部遗传型;如单纯先天性晶状体脱位,单纯小球形晶状体。(2)伴有其它眼部异常的遗传型;包括伴有瞳孔异常的或伴有无虹膜的晶状体脱位。(3)伴有全身异常的遗传型;包括马凡氏(Marffan)综合征,同型胱氨酸尿病,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先证者,Ⅳ16,女,10岁,双眼自幼视力差,于2007年8月15日来我科治疗.父母非近亲婚配,顺产,无吸氧史,本人及父母智力及身体发育正常.专科检查:双眼视力0.1,矫正无提高,眼压正常.  相似文献   
6.
眼部裂头蚴病四例报告周辉,兰绪达(南昌第二附属医院眼科330006)裂头蚴病是曼氏迭宫绦虫蚴虫(SparnosisMan-soni)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患。眼部患病常与用感染裂头蚴的蛙、蛇等组织敷眼有关。临床上较少见,我们于1963年至1990年间仅发...  相似文献   
7.
对33例(33眼)外伤性白内障患施行白内障现代囊外除联合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就医时间最短为伤后2d,最长为29年,手术结果;术后视力恢复比较理想,无严重并发症,其中15例,随访3个月至1年,裸眼视力平均0.6,矫正视力平均0.8,本对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时间选择,手术难点的技巧处理,术后观察治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小儿眼部裂头蚴病临床分析及其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眼部裂头蚴病临床分析及其手术治疗周辉兰绪达裂头蚴病是曼氏迭宫绦虫蚴虫(SparnosisMansoni)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患。眼部患病常与用感染裂头蚴的蛙、蛇等组织敷眼有关。临床上较少见,我院仅发现3例,均手术中取出虫体。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南昌市盲童学校126名学生的眼病情况调查分析,结果:双盲率为51.6%,低视力率为47.6%,视力≥0.3为0.3%。致盲及低视力主要原因为先天性遗传性眼病,占73.8%,常见是先天性白内障及先天性小眼球小解膜等10种眼病,其余为后天性眼病,占26.2%,并对致盲及低视力眼病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局部及全身应用地塞米松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24例32例,术前角膜无血管组的排斥反应治愈率为80.0%,平均治愈时间为9.6d;术前角膜有血管组的排斥反应治愈率为55.6%,平均治愈时间为15.2d;总治愈率为59.4%,平均治愈时间为12.4d。用地塞米松局部结合全身治疗可以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治愈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