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中风复元方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证属气虚血瘀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基础治疗组、血塞通组、中风复元方组),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的变化.结果:中风复元方组治疗后tPA含量显著提高,优于血塞通组和基础治疗组,而PAI含量降低,和血塞通及基础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血塞通组和基础治疗组治疗前后tPA、PAJ含量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风复元方通过调节患者的纤溶水平达到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糖肾1号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型Ⅲ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型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糖肾1号方。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60.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3)组间治疗后比较,UAE、TG及FD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肾1号方可改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风复元方联合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以期寻找中医药治疗脑卒中的作用靶点,为研发改善动脉硬化的新药提供一些依据。方法选择50例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自拟中风复元方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纯针灸治疗,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停药后随访12周。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停药12周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复元汤联合针灸治疗可以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吞咽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中风复元方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低频电刺激治疗,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中风复元方口服,每日1剂,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改变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2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低频电刺激基础上加用中风复元方能够显著改善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改良四妙散方联合非布司他降低尿酸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5期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作用,评估中药方联合非布司他降尿酸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治疗、年龄18~75岁、CKD 3~5期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用降尿酸中药方联合半剂量非布司他(20 mg,qd),对照组单用非布司他(40 mg,qd)降尿酸治疗。分别检测治疗0、3、6个月患者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尿蛋白等指标,记录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降幅>10%、进行透析、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为观察终点事件。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的eGFR升高[(28.01±13.37)ml/(min·1.73 m2)vs(23.36±10.80)ml/(min·1.73 m2)]、血尿素氮下降[(12.52±4.58)mmol/L vs(14.62±4.99)mmol/L],血尿酸下降[(325.32±43.45)μmol/L vs(543.53±54.75)μmol/L],24 h尿蛋白下降[(1624.32±1153.00)mg/d vs(2156.01±1322.43)mg/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患者到达终点事件;对照组有3例患者到达终点事件,其中1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降尿酸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3%和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3)。结论:降尿酸中药方联合半剂量非布司他降尿酸治疗,能够明显降低尿酸,提高eGFR,明显改善CKD 3~5期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表明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肾衰竭的重要病因。糖尿病肾病占我国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16.4%,可能未来会成为我国ESRD的首位病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加中风复元方对缺血性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及针药组,每组30例。针刺组予针刺舌体穴位及廉泉,中药组予中风复元方口服,针药组则同时予针刺及中药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治疗后8周评定吞咽功能。结果治疗8周后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3.33%,中药组为76.66%,针刺加中药组为93.33%,统计结果显示3个治疗组的吞咽功能评分,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针药组疗效优于针刺组及中药组(P<0.01)。结论针药联合可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