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龄危重婴幼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及危重肺动脉瓣狭窄的初期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共对10例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及2例危重肺动脉瓣狭窄婴幼儿患者,施行经胸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单纯肺动脉瓣疏通术(改良Brock术)治疗,术中保留动脉导管未闭,三尖瓣反流未做处理。患儿年龄2~9个月,体质量4.3~10kg,平均6.4kg。所有患者均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或者卵圆孔未闭,术前患者末梢血氧饱和度62%~73%,平均69%。结果:本组围术期死亡1例(8.3%),死亡原因为术后持续低氧血症,其余11例术后均缺氧状态改善,经皮血氧饱和度上升至84%~93%,平均89%。术后测得肺动脉瓣跨瓣压差为11~28mmHg(1mmHg=0.133kPa),平均15.6mmHg,术后随访11例,PDA均闭合,三尖瓣反流由术前大量转为少量或者消失。结论:作为危重婴幼儿的初期治疗,对于发绀严重,生长发育差,不能耐受体外循环的危重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及危重肺动脉瓣狭窄患儿,Brock术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安全性及围术期管理。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CABG手术的年龄≥75岁患者112例,其中男性83例,女性29例,年龄75~89(77.2±1.9)岁,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体外循环)和观察组(非体外循环),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围术期并发症及病死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术前情况、手术时间、桥血管数、病死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引流量、围术期输血量低,呼吸机辅助时间、住ICU时间短,并发症少,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高龄患者行CABG安全有效,非体外循环CABG输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更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右腋下小切口在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采用右腋下小切口经第4肋间进胸,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心内畸形矫治手术2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2例,女138例;年龄3个月~9岁(3.0±1.6)岁,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132例,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50例,ASD修补术+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PAPVC)矫治术12例,部分型房室管畸形(PECD)矫治术15例,VSD+ASD修补术26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35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二次开胸止血,平均住院时间9 d,平均住ICU 1.6 d。发生右肺不张3例,右侧气胸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Ⅱ°房室传导阻滞1例。术后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6个月,随访期间3例VSD术后发生小于2 mm的残余漏,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对具有该术式适应证的患者经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有安全可靠、创伤小、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心理护理在心功能Ⅳ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我 院心功能Ⅳ级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 56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28 例。对照组 按照心脏瓣膜置换术常规要求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康复相关指标、心理状态及护 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呼吸机应用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 SAS、 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促进心功能Ⅳ级心脏 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正中开胸、右胸前外侧切口、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的临床对比,研究不同方式房间隔缺损修补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131例,根据手术切口的不同,分为正中开胸组63例、右胸切口组37例、胸腔镜组31例,比较不同组间住院相关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引流量及住院费用等。结果:住院时间、胸管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胸前外侧切口、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与传统正中开胸手术比较各具优缺点,同样安全有效,但对于成人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住院时间短、手术创伤小、不横断胸骨及切口美观,符合现代健康理念,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双向Glenn术治疗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采用非体外循环双向Glenn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6例(非体外循环组),同期采用体外循环双向Glenn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0例(体外循环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非体外循环组术后肺动脉压显著低于体外循环组[(16.7±1.2)mm Hg(1 mm Hg=0.133 kPa)比(18.9±1.0)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6,P=0.026);非体外循环组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显著短于体外循环组[(12.2±2.7)h比(19.2±2.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2,P=0.041);两组术后血氧饱和度、乳糜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术后紫绀、活动后气促等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结论 非体外循环双向Glenn术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八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6年7月,共诊治先天性冠状动脉瘘8例,效果良好,现将其治疗经验进行总结。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8例,男4例,女4例;年龄2~14岁。有心悸、胸闷病史3例,无明显症状5例。心前区闻及2/6~4/6级连续性杂音5例,舒张期杂音1例,收缩期杂音2例。胸部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血增多,心胸比率0.46~0.64。行超声心动图检查8例,其中7例显示冠状动脉瘘起源、扩张迂曲程度和瘘入心腔的部位,明确诊断。心血管造影提示左右冠状动脉交汇成囊性扩张漏入右心室1例,CT检查提示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且有多个漏口漏入右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去分支技术联合腔内修复技术治疗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43例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研究。给予所有患者一般治疗,然后再给予去分支技术联合腔内修复治疗。观察患者在术中的情况,包括死亡情况、病死率、住院时间,在术后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对患者的随访情况进行统计,主要包括并发症和死亡情况。结果 43例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病死率为4.65%(2/43),住院时间为(18.32±8.2)d。在术后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所有患者中没有肾功能不全、偏瘫、截瘫现象出现,在3年期间总的死亡率为4.65%(2/43),其总体死亡率较低。结论去分支技术联合腔内修复技术治疗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其疗效良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近、中期生存率,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1月~2006年10月我科共治疗冠状动脉瘘9例,男5例,女4例,年龄2~14岁。右冠状动脉右室瘘2例,双冠状动脉右室瘘2例,左冠状动脉左室瘘、右冠状动脉右房瘘、左冠状动脉右房瘘及左冠状动脉主肺动脉瘘各1例,冠状动脉右室瘘合并单冠畸形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各1例。本组9例均在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合并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同时矫治。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心脏杂音均消失,症状缓解。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安全有效的方法,一旦确诊,主张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自2000年程云阁等在国内开展首例完全电视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以来,电视胸腔镜技术逐渐应用到心脏外科领域[1].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我们在电视胸腔镜下完成心脏手术10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本组中男50例,女58例;年龄10~61岁,平均29岁;平均体重49.5 kg.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心电图、X线心脏平片、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等明确诊断.房间隔缺损65例,伴轻度肺动脉高压34例,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30例;室间隔缺损27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18例,嵴内型7例,干下型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7例,其中后叶脱垂5例,前叶脱垂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6例,均为单瓣膜病变;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