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7月医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共521例,其中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65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356例,设为对照组;患儿治疗期间进行详细的病例记录,并通过病例资料对感染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早产儿、非母乳喂养及剖宫产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较高;观察组血清铁、钙及锌含量分别为(12.51±3.26)、(2.12±0.52)、(19.3±14.26)μmol/L,对照组患儿分别为(16.25±6.57)、(2.54±0.63)、(31.02±19.27)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预防和治疗要注意血清铁、钙、锌等微量元素的补给,同时尽量进行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008年夏季发生于绍兴地区咽结膜热的病毒病原学。[方法]采用急性咽结膜炎患儿急性期咽及肛门拭子进行病毒分离,并同时用PCR法检查标本中病毒及分离病毒鉴定,对分离出部分毒株采用多个内切酶进行内切酶分析。此外,还测定患儿双份血中病毒的中和抗体增长。[结果]19份患儿咽拭子和肛门拭子病毒分离阳性率分别为63.2%;所有分离病毒株均为3型腺病毒。[结论]本次急性咽结膜炎暴发流行是由3型腺病毒引起。  相似文献   
3.
游泳和抚触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及基础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游泳和抚触对新生儿基础生理指标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然分娩及剖宫产的新生儿住院5 d以上共150人,按出生时间顺序分为游泳加抚触组、抚触组和对照组各50人,记录出生后第1天及第5天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评分(习惯、定向力、运动行为、活动范围)及基础生理指标(心率、呼吸频率、血氧分压),3组资料各项指标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Student-Newman-Keuls post hoc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处理.结果 出生后第1天,3组新生儿之间神经行为发育评分及基础生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第5天,游泳加抚触组新生儿的神经行为发育评分及基础生理指标均明显高于抚触组及对照组(P<0.05),抚触组新生儿的神经行为发育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游泳和抚触有利于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对于改善基础生理指标方面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9月儿科门诊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共21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进行辅助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退热、咳嗽缓解、肺部啰音减少以及消失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在使用匹多莫德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RI给予匹多莫德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缓解患儿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监测分析患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2年7月儿科收治的824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采集患儿的痰液进行培养和细菌鉴定,并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然后对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送检标本中检测出革兰阴性菌452株占54.9%,革兰阳性菌347株占42.1%,真菌25株占3.0%,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主要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0.0%、90.0%;主要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8.0%、88.0%和78.0%、98.0%。结论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检测中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性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人工少数类过采样法(SMOTE)构建髋部骨折病人术后便秘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髋部骨折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术后30 d内是否发生便秘分为便秘组(41例)和非便秘组(89例)。收集两组病人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病人术后发生便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P1),基于SMOTE改进数据集,构建基于SMOTE的Logistic预测模型(P2),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年龄(X1)、糖化血红蛋白(X2)、是否合并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X3)、术后卧床时间(X4)和术后首次进食时间(X5)是髋部骨折病人术后发生便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2=1/[1+e-(-35.244+0.163X 1+1.469X 2+1.562X 3+0.313X4+0.340X 5)],P2的决定系数为0.90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36,均高于P1(决定系数为0.87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52)。结论:基于SMOTE构建的髋部骨折病人术后便秘预测模型对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将300例在我科进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通过实施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静脉注射、笑气吸入和无干预情况下进行人工流产术,对手术时的镇痛效果、人流综合症发生情况、宫颈松弛情况、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瑞芬太尼静脉注射镇痛效果明显,人流综合征发生情况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出血量等未增加。[结论]瑞芬太尼静脉注射镇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IgE与ECP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ECP与IgE变化的临床意义,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7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检测外周血ECP与IgE的含量,并随访喘息的次数。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ECP与IgE含量明显升高,不仅高于对照组,而且高于缓解期。缓解期IgE仍高于对照组,而ECP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喘息复发患儿缓解期IgE不仅高于对照组,而且高于未复发患儿。而ECP无显著差异。结论 ECP和IgE参与了毛支的发病过程,IgE对毛支预后的早期预测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008年夏季发生于绍兴地区咽结膜热的病毒病原学。[方法]采用急性咽结膜炎患儿急性期咽及肛门拭子进行病毒分离,并同时用PCR法检查标本中病毒及分离病毒鉴定,对分离出部分毒株采用多个内切酶进行内切酶分析。此外,还测定患儿双份血中病毒的中和抗体增长。[结果]19份患儿咽拭子和肛门拭子病毒分离阳性率分别为63.2%;所有分离病毒株均为3型腺病毒。[结论]本次急性咽结膜炎暴发流行是由3型腺病毒引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