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小儿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合并心脏横纹肌瘤(cardiac rhabdomyoma,CRM)的临床特点。方法以2008年5月至2017年11月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确诊合并CRM的TSC患儿。在剑突下、心尖、胸骨旁及胸骨上窝等切面多方位、多角度对心脏进行超声心电图检查,记录心脏肿瘤后重点观察肿瘤的位置、数量、形状、大小、活动及回声情况,进一步行头颅MRI、头颅CT、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确诊TSC。有手术指征的心脏肿瘤病例行肿瘤切除术,无手术指征的心脏肿瘤病例则通过超声随访观察。结果 34例临床确诊为TSC患儿中,首发临床症状为癫痫23例(68%)。首诊时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CRM后确诊为TSC 11例(32%),其中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CRM 1例。34例TSC患儿中心脏肿瘤多发24例(71%),单发10例(29%),以左心室最多。随访21例患儿(随访时间3个月至1年2个月)中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RM,8例CRM自发缩小或减少,2例CRM完全消退,4例变化不明显。结论癫痫发作为TSC患儿较为常见的首发症状,故此类患儿应常规行心脏超声检查。心脏超声首诊如发现以左心室为主的多发高回声肿瘤应警惕TSC的存在,结合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留院观察和住院治疗的患者,每天2 4h中有3 5~4 5的时间均在病床上休养。其活动的范围是以病床为中心完成吃、喝、拉、撒,以及手术后的锻炼和上下床等活动。病情严重的患者以及手术后3~7d的患者,每天2 4h内很少离开病床。留院观察和住院治疗的患者,除了需要更好的治疗效果外,还需要手术后的治疗性自理需求。治疗性自理需求是一个人通过使用正确的、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满足其目前自理需要的自理行为需要[1 ] 。笔者对病床的水平升降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后患者和产妇的影响做了以下的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自2 0 0 3年9~10月妇科腹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颈癌术后带尿管出院患者的家庭访视护理效果.方法 对30例宫颈癌术后带尿管出院患者于出院后3 d、残余尿量测量及拔除尿管、拔尿管后次日共3次访视患者,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外阴清洁、放尿、预防尿路感染,盆底肌肉锻炼,排尿训练;测量残余尿和拔除尿管等.结果 残余尿测量合格27例(90.0%),一次成功拔除尿管;3例顺延1周后测量残余尿合格,遂拔除尿管.30例均未发生泌尿系感染.访视后患者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率较访视前显著提高(P<0.05,P<0.01),患者对家庭访视护理形式、服务态度及护理能力满意率为96.7%~100%.结论 家庭访视可促进宫颈癌术后患者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是患者欢迎的护理服务形式.  相似文献   
4.
节细胞神经瘤为沿脊柱交感神经丛分布的少见肿瘤,临床小儿患者罕见[1-2].节细胞神经瘤早期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不易发现,故我们分析了10例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患儿的资料,探讨小儿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超声特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右旋糖酐(dextran),又称葡聚糖,为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临床广泛应用的是低分子右旋糖酐(D40).右旋糖酐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荨麻疹、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喘息、关节痛、出血等,极个别有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胸闷,罕见过敏性休克.过敏常发生在首次使用时,滴人数滴或数毫升即出现胸闷、面色苍白乃至休克,及时处理可恢复[1].我科发生1例因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经抢救及护理,患者已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囊肿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肠系膜囊肿的声像图表现。结果:超声检出肠系膜囊肿38例,误诊5例。肠系膜囊肿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直径>5cm,形态不规则,壁薄,透声差,内有分隔,分隔上血流信号不明显。结论:超声对小儿肠系膜囊肿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小儿肠系膜囊肿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小儿睾丸肿瘤多发生在两岁以前[1],65%以上来源于生殖细胞,以内胚窦瘤为主。本研究探讨超声对诊断本病及治疗指导的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4年4月—2010年4月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儿睾丸内胚窦瘤25例,3~49  相似文献   
8.
2009年卫生部下发《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推动临床路径工作在全国的开展.同时卫生部在2010年《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试点医院名单的通知》,遴选了14个省、市共73家医院作为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医院,并确定了各试点医院开展的试点专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主动脉弓离断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可行性及价值。 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经手术证实的6例IAA伴ARSCA患儿对照手术结果,分析超声心动图特点,并与不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弓离断病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主动脉弓离断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特有的超声表现。年龄、体重以及肺动脉与主动脉比值等在IAA-B伴ARSCA与IAA-B普通型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6例主动脉弓离断(均为主动脉弓离断B型)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4例误诊为主动脉弓离断C型。主动脉弓离断B型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特征性表现:主动脉弓离断前发出右、左颈总动脉,与升主动脉一起呈对称的"Y"型,离断后降主动脉发出左、右锁骨下动脉,迷走右锁骨下动脉走行多变。肺动脉直径与主动脉直径的比值增大较未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者明显。 结论超声心动图早期确诊主动脉弓离断同时能检查迷走右锁骨下动脉,提高分型正确率,为外科手术提供全面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显像诊断儿童肺动脉吊带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7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5例确诊肺动脉吊带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左、右肺动脉(LPA、RPA)起源,测量肺总动脉(MPA)内径和LPA、RPA内径,计算LPA内径/MPA内径和RPA内径/MPA内径,并与50名超声心动图检查正常同龄儿童(对照组)的数值进行比较。应用ROC曲线评估RPA内径/MPA内径和LPA内径/MPA内径诊断肺动脉吊带的价值。结果: 25例肺动脉吊带患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显示RPA起始处明显增宽,24例患儿MPA分叉处无LPA回声及血流信号,MPA直接延续为RPA,细小LPA发自粗大RPA;1例特殊病例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MPA无明显分叉,向右行走一段后绕向左侧且内径与MPA大致相同。肺动脉吊带患儿RPA内径/MPA内径和LPA内径/MPA内径分别为0.71±0.15和0.39±0.09,而对照组为0.50±0.05和0.52±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6和6.94,均P < 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PA内径/MPA内径和LPA内径/MPA内径诊断肺动脉吊带的AUC分别为0.90和0.89。以0.60为诊断节点,RPA内径/MPA内径诊断肺动脉吊带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79%、100%、100%、91%、93%;以0.43为诊断节点,LPA内径/MPA内径诊断肺动脉吊带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71%、96%、89%、87%、88%。结论: 超声心动图显像可用于肺动脉吊带的早期诊断,RPA内径/MPA内径和LPA内径/MPA内径是诊断肺动脉吊带的可靠参数,有助于量化肺动脉吊带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