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25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并观察通气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25例患者中,20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血pH、PaCO2、SaO2及PaO2/FiO2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应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能迅速改善低氧血症和心功能,有效缓解症状,是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BiPAP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50例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血气分析变化,评价疗效.结果 5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治疗前后动脉血PaO2分别为(51.17±3.2)mmHg、(74.25±4.51)mmHg(1 mmHg=0.133 3 kPa),PaCO2分别是(66.10±7.25) mmHg、(59.51±5.76) mmHg,呼吸频率(27±3)次/min、(20±2)次/min,心率(105±15)次/min、(95±10)次/min.结论 BiPAP呼吸机可明显提高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aO2,改善通气,降低PaCO2,降低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医院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医院住院成人科室送检痰培养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1838株,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838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1216株,占66%,革兰阳性菌192株,占10%,真菌430株,占23%;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及妥布霉素的敏感率为92%、80%;鲍氏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敏感性90%;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敏感性均达100%。结论医院内下呼吸道病原菌阳性以老年患者为主,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检出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36例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咯血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疾患,病死率高达50%[1],内科治疗疗效不佳,外科手术治疗病死率也高,经皮穿刺介人插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是治疗大咯血的行之有效方法.大庆油田总医院2000年10月至2009年12月应用介入技术行BAE治疗36例急性大咯血,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本地区布鲁氏杆菌病(急性期)发病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15年10月住院确诊布鲁氏杆菌(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布鲁氏杆菌病(急性期)发病以中年男性为主,主要以高热84%(21/25)为主,伴寒颤60%(15/25);约1/4患者伴有四肢大关节疼痛;职业以农民多见,占总数44% (11/25);以夏季及春季多发;临床约1/3发现脾大;血常规检查约1/4患者出现白细胞减低及血小板减少,有28%患者有牛羊饲养史(7/25).结论 布鲁氏杆菌病(急性期)高热寒颤多见,夏春季好发;因临床缺乏特异性,临床易误诊.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为特征且呈进行性发展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导致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老年患者常合并呼吸和循环系统慢性疾病,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病情急剧加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我院采用沐舒坦联合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吸人治疗老年COPD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