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引起经皮腰椎间盘旋切术(PLD)疗效不佳的各种原因,以便吸取教训,进一步提高PLD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近7年来经PL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 553例资料,发现25例患者疗效欠佳(1.6%).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5~60岁,平均42.1岁.应用统计学方法,综合分析临床一般资料和各种影像学资料.结果 在PLD疗效不佳的25例中,L3~4椎间盘2例(8%),L4~5椎间盘13例(52%),L5~S1椎间盘10例(40%).究其原因,术前合并有椎体结核2例(8%),髓外肿瘤1例(4%),脊柱肿瘤3例(12%),椎体滑脱2例(8%),椎间盘突入椎管距离>0.5cm 者13例(52%),椎间隙变窄2例(2%),黄韧带肥厚2例(8%).结论 PLD术前详细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同时综合分析各种影像学结果并与临床表现密切结合,以便严格控制PLD的适应证,是PLD术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2.
双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研究经肝动脉超选择性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无水酒精消融(PEI)双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近3年经过介入治疗的4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其中22例行TACE联合PEI治疗,23例行单纯TACE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后肿瘤的大小、AFP变化及6个月、1年、2年生存率。结果TACE+PEI双介入治疗组22例肝肿瘤中有19例(86.4%)体积缩小,其中7例(36.8%)肿瘤缩小〉50%,12例(63.2%)缩小〈50%。单纯TACE组23例肝肿瘤中有11例(47.8%)体积缩小,其中4例(36.4%)肿瘤缩小〉50%,7例(63.6%)体积缩小〈50%,两组肿瘤缩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1,P〈0.05)。TACE+PEI组有6例(27.3%)AFP恢复正常。13例(59.1%)AFP显著下降。单纯TACE组有3例(13.1%)AFP恢复正常,11例(47.8%)AFP明显下降,两组AFP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89,P〈0.01)。TACE+PEI组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6.4%、63.6%、45.5%,单纯TACE组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5.2%、39.1%、13.1%,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9,P〈0.05)。结论TACE联合PEI双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优于单纯TACE,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螺旋CT引导下胸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半自动活检针对45例胸部病变在螺旋CT引导下穿刺活检,其中肺部病变40例,纵膈病变2例,胸膜病变2例,胸壁病变1例。结果:45例病变穿刺活检成功率为100%,诊断准确率93.3%(42/45),恶性病变准确率94.3%(33/35),良性病变准确率90%(9/10)。并发气胸5例,肺出血4例,痰中带血2例。结论:螺旋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巨淋巴结增生的CT、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巨淋巴结增生(CD)的CT及MRI的影像特征,以期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巨淋巴结增生病例的CT及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总结其CT及MRI表现特征.结果 9例病变分布为颈部1例、胸壁1例、纵隔5例、腹部2例,其中,局限性8例.CT表现为中等密度、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3例行MRI检查,表现为平扫呈等T1长T2,动脉期病变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持续强化及边缘环形强化;增强扫描病变周围可见迂曲血管影.6例透明血管型病变周围可见多个反应性淋巴结增生;浆细胞1例,纵隔内多发淋巴结肿大,腋窝淋巴结肿大,增强扫描呈中等度强化.结论 透明血管型CD的CT及MRI有明显的特征性,并且MRI优于CT.浆细胞型CD病变无特征性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