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是临床心内科较为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心率变异性是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进行无创评估的方法之一,能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作出判断,在临床治疗心力衰竭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就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情况进行综述,为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孙洪  张秀琴  余颖颖  李晓青 《河北医药》2005,27(10):793-794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做为髋关节重建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得到广泛应用,使众多患者受益,它能有效地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2000年至2004年已开展手术30例,效果满意,现将对30例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及康复锻炼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是由于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好发部位为下肢,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下肢DVT的形成较多见。发生率在40%~70%,DVT继发的肺栓塞发生在4.6%~19.7%[1]。正确认识和及时有效的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是手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现将我科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96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35例,全膝关节置换16例,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15例,动力髋内固定股骨粗隆骨折30例。男57例,女39例;年龄28~86岁,平均57岁;随访6个月~3年。其中,有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4天后患肢肿胀消退,未出现肺栓塞等全身并发症。2原因分析2.1静脉血流滞缓术中患者制动、止血带的应用和麻醉可使周围静脉舒张。由于疼痛及为预防脱位的发生,使肢体处于被动体位,使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血流速度减慢后,可使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停滞于血管壁,最后形成血栓。另外,实施关节置换术(TAR)的患者多年龄偏大,活动量小,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功能恢复过程,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危险。2.2静脉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