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艾盒热敷刺激骶尾部骶丛神经促进非脊髓损伤骨科下肢手术后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接受非脊髓损伤骨科下肢手术后出现尿潴留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与研究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次给予艾盒热敷,直至患者恢复自行排尿,比较两组患者恢复自主排尿的时间、重置尿管率、术后住院天数。结果研究组患者恢复自行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重置尿管率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干预后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艾盒热敷刺激骶尾部骶丛神经能缩短患者恢复自主排尿的时间,促进术后排尿,降低了重置尿管率,减少了术后住院天数,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鼻咽癌放疗患者全程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放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阳春市人民医院于2019年7月-2020年6月收治的10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予以全程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放疗后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与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全程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效果尤为显著,有助于预防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百色市2008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进一步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百色市2008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进一步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百色市2008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特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百色市6年共报告手足口病87 038例,自2009年开始手足口病发病率、死亡率和重症病例比例呈现低—高—低—高隔年高峰流行的特点。病例报告有明显的季节性,4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特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百色市6年共报告手足口病87 038例,自2009年开始手足口病发病率、死亡率和重症病例比例呈现低—高—低—高隔年高峰流行的特点。病例报告有明显的季节性,46月份为发病高峰;以4岁以下年龄组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居多;病原学监测结果为其他肠道病毒、EV71和CoxA16混合感染。结论百色市手足口病季节、年龄、性别及人群分布特征明显,EV71仍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和死亡的主要病原体,仍需要有针对性的落实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百色市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态势。方法 按照《广西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选取百色市2个县的3 个调查点开展土源性线虫病( 包括钩虫病、蛔虫病、鞭虫病、蛲虫病) 、带绦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和肠道原虫病的调查。每个调查点调查不少于250 人,共调查800 人。采集监测对象粪便标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Kato-Katz法),对受检者进行粪检(一粪两检),检查土源性线虫、带绦虫、华支睾吸虫等蠕虫虫卵并计数;土源性线虫调查点加做钩蚴试管滤纸培养法,检查并鉴定粪样中的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采用碘液涂片法查肠道原虫包囊或滋养体;透明胶纸肛拭法查蛲虫卵。结果 百色市肠道寄生虫感染者130人,总感染率为16.25%,共检出肠道寄生虫7 种,包括线虫4 种,吸虫1 种,原虫2 种。其中钩虫、蛔虫、鞭虫、蛲虫、华支睾吸虫、结肠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率分别为5.38%、3.13%、6.75%、0.50%、0.25%、0.38%、0.38%。土源性线虫占肠道寄生虫感染人数的93.85%。结论 相比百色市第1次、第2次全国人体寄生虫调查和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寄生虫感染调查的结果,百色市人群寄生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感染人群的分布存在地区间的差异。土源性线虫病是防治的重点,特别是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居住地,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是以后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08-2014年百色市流动人口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4年百色市12个县(区)流动人口疟疾疫情资料、防治工作年报及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百色市2008-2014年共报告疟疾病例48例,年均发病率为0.171/10万.其中本地感染病例1例,为2008年报告;输人性疟疾病例47例,占病例总数的97.917%;输入性疟疾死亡病例2008年报告l例,元输入性继发病例发生.2008-2014年百色市共血检流动人口发热病人47 820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45例,阳性率0.094%;血检疟原虫阴性,临床诊断为疟疾有2例;外出务工回归人员疟原虫阳性率远高于外来人员(x2=29.432,P<0.0l);病例分布于百色市50%(6/12)的县(区),其中隆林县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61.702%(29/47);病例全部为男性,主要集中于20~49岁年龄组人群,占病例总数的93.617%(44/47);工种以修电站、水利和挖矿、淘金为主,两者占病例总数的80.851%(38/47);病例无明显季节分布;病例感染来源非洲、东南亚占病例总数的93.617%(44/47).结论 百色市疟疾发病以境外输入性病例为主,加强对外出非洲和东南亚高疟区务工返回人员的疟疾监测和管理是消除疟疾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百色市消除疟疾考核认证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地级市消除疟疾工作经验。方法依据《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2014年版)》以及《广西市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2016版)》,对百色市本级进行考核评估,并随机抽取辖区内2个县(市、区)开展消除疟疾考核复核评估,对考核认证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百色市本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得分为95.80分;随机抽取田东县、靖西市进行复核认证,复核分数分别为94.70、90.60分;按照各部分权重0.4、0.3、0.3,百色消除疟疾考核认证最后得分为93.91分,达到了国家消除疟疾考核评估规定的需达到85分以上的标准。结论百色市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区级消除疟疾考核认证,今后应继续做好消除后监测,以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百色市报告的1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的流行病学及诊疗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发现及治疗输入性疟疾病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患者的流行病学史、诊疗经过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结果该例患者有明确的非洲务工史,驻地为疟疾流行区,回国后发病,RDT、血检、PCR证实恶性疟原虫感染阳性。西林县2004年至2016年未发现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推断病例为境外感染本地发病。结论西林县需加强境外返乡人员的监测,尽早发现疟疾病例并及时治疗,以防止死亡病例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凌云县疟疾流行趋势,为消除疟疾后继续巩固成果提供建议.方法 收集凌云县1951-2015年疟疾发病数、发热血检及居民普查血检调查、媒介调查、疟疾病人等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51-2015年凌云县共报告疟疾病例数57 619例病例,平均年发病率为57.5/万,占传染病发病数的22.42%;死亡52人,病死率0.09%.1980-2015年居民发热病人血检405 854人,阳性753例,其中间日疟占77.42%(583/753),恶性疟占22.44%(169/753);荧光抗体阳性率由1988年的1.4%(7/500)降至2000-2009年的0.62% (23/3 725);中华按蚊为主要传疟蚊种.通过几十年来的综合防治,疟疾发病率从1958年的316.05/万下降到1985年的1/万以下,于2000年10月份达到了基本消除疟疾目标.从2005年起已无本地疟疾病例,所报告的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2014年12月通过百色市级消除疟疾考核.结论 落实疟疾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显著,将继续加强“三热”病人血检监测和输入性疟疾病例监测,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百色市55年百日咳发病情况,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51~2005年百色地区百日咳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百色市55年来共报告百日咳234837例,死亡1125例。大致可分分为4个阶段:1951~1959年,年平均发病率为65.12/10万,死亡86例;1960~1983年,年发病率在54.94~1 113.06/10万,死亡1 016例;1984~1990年,年平均发病率为14.36/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22例;1991~2005年年平均发病率为1.39/10万,1996年以后已连续10年无死亡病例。表明自实施计划免疫以后,百日咳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年发病率由60~70年代的359.68~506.08/10万降至目前的2/10万以下。结论进一步提高免疫接种率,加强百日咳病例的监测和传染源的管理,是控制百日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临床治疗过程中加入外源性促性腺激素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8年3月—2019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98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参照组选用基础性的不孕不育诊治疗法,观察组运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疗法。记录、对比两组的临床诊治结局。结果:接受诊治后,两组的激素水平均呈现明显的改善趋势,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更大(P<0.05);较参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治愈率显著提升(P<0.05)。结论:在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临床治疗过程中加入外源性促性腺激素疗法,诊治结局甚佳,对临床表征及妊娠结局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