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余晓清 《西部医学》2013,44(1):37-38
目的观察替扎尼定治疗卒中后肩关节疼痛的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同时给予患者口服替扎尼定。比较两组患者在实验前及实验开始第1、4、8、12周时肩关节疼痛程度、肩关节肌张力改善程度,并询问不良反应及监测肝肾功能、血压变化。结果治疗4周时,实验组患者肩关节疼痛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缓解(20.61±12.95VS 47.15±13.01,P<0.05)。治疗12周时,实验组患者肩关节疼痛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缓解(8.23±2.52VS 15.73±4.51,P<0.05)。治疗8周时,实验组患者肩关节肌张力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缓解(1.6±0.5VS 2.6±0.4,P<0.05)。治疗12周时,实验组患者肩关节肌张力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缓解(1.2±0.2VS 1.7±0.3,P<0.05)。结论替扎尼定可以缓解卒中后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外展肌张力也可以得到改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是,肩关节疼痛的缓解发生在肩关节肌张力缓解之前。因此,局部肌张力改善并非卒中后肩关节疼痛好转的唯一机制。  相似文献   
2.
腹诊是中医临床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关于腹诊的记载尤为突出,对临床颇具指导意义,现将其运用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
余晓清 《新中医》2014,46(6):238-239
<正>失眠是指患者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难于入睡,甚者彻夜难眠,白天出现精神不振、倦怠乏力的一种病症。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社会环境的改变,本病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历代医家对本病都有深刻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临床运用经方治疗失眠多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心阴不足,心神失养李某,女,46岁,自述失眠已半年,每晚仅睡2~3 h,伴乱梦纷纭,白天精神萎靡,头晕心悸,手足心热,潮热盗  相似文献   
4.
温胆汤是古今治疗内科杂病的名方,原方出自孙思邈《千金要方》,由半夏、枳实、陈皮、竹茹、甘草、生姜6味药组成,具有清热化痰、和胃降逆之功,主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宋代陈无择对该方进行了加减化裁,在原方基础上加茯苓、大枣,生姜减为五片,主治"虚烦"、"惊悸"等病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对药物进行调整后,遂使温胆之性由温而平,实为清胆,临床运用也更加广泛,后世所用黄连温胆汤、十味温胆汤及蒿芩清胆汤等均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化裁而来.笔者在临床中对气郁痰结、痰热内扰、痰瘀互结型多种疾病,灵活运用该方,异病同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痹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多由体内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邪气乘虚而入,壅塞经络,深入骨骱而致。临床多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疼痛重着,麻木不仁,曲伸不利,或关节红肿灼热,僵直,畸形,肌肉萎缩等。由于本病病程长,易复发,治愈率低,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西医治疗本病没有特效药,而且毒副作用大,疗效不稳定,难于被病人接受。中医药治疗本病历史悠久,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深受患者欢迎,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行痹患者李某,女,43岁,2005年4月12日来诊,自诉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1年余,近…  相似文献   
6.
伍炳彩教授是我院名老中医,临床以见病知源,辨证准确著称。他善用成方治疗内科疑难疾病。其中温胆汤就是他临床常用的方剂之一。温胆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半夏、竹茹、陈皮、枳实、茯苓、生姜、大枣、甘草组成。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功。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陈皮行气消痰;茯苓健脾渗湿;生姜、大枣、甘草益脾和胃,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理气化痰,和胃清胆之功。伍老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运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效果显著,现略举一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1病例介绍李某,男,42岁。因足趾、踝关节剧痛2天而来就诊,自述近日有饮啤酒史,平时喜欢肥甘厚味。症见:双足趾、踝关节局部红,肿热痛,拒按,行走困难,不畏风,纳可,口渴,小便浑浊,大便偏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查抗“O”,类风湿因子皆正常,血沉65MM/L,尿酸为589,血常规提示:WBC 1.15×10,辨证为湿热下注,痹阻关节。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药用土茯苓30g,薏苡仁30g,忍冬藤20g,萆薢20g,秦艽15g,威灵仙15g,牛膝10g,泽兰10g,延胡索10g,黄柏10g,泽泻10g。5剂,嘱忌高嘌呤饮食,多喝水。二诊,患者诉关节红肿热痛明显减轻,局部关节仍有压痛,口不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