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测量具有安全、无创、简便、重复性好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评估,但FeNO的测定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环境因素暴露可能与FeNO水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而目前关于生活环境因素暴露对FeNO水平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 分析生活环境因素暴露对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FeNO水平的影响,以提高临床医生利用FeNO管理哮喘的效能。方法 纳入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门诊的109例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问卷信息主要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生活环境因素(包括吸烟史,家人在家是否吸烟,过敏史,居住地位置,居住地离车流量大的主干道位置,居住地周围有无工厂,居住房屋楼层,房屋居住年限,床单、被/枕套清洗晾晒的频率,家中窗帘材料,家中有无盆栽花草,家中垃圾桶有无定期清洗,家中有无饲养宠物,家中有无蟑螂,厨房垃圾有无当天处置,家中是否有毛绒玩具),并收集FeNO的检查资料。根据FeNO水平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分成3组:FeNO低水平组(FeNO<2...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和妊娠期烟草依赖吸烟者历来被排除在大多数大型尼古丁依赖治疗研究之外。由于戒烟后容易出现体重增加, 肥胖人群更容易出现戒烟意愿降低和复吸风险升高。本文就精神分裂症患者、妊娠妇女、肥胖人群3种特殊人群烟草依赖药物治疗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AAT及细胞因子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预测模型。  方法   收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9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8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HAP、CRP、AAT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基于 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与评价。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AT(OR = 0.983,95%CI = 0.968~0.999,P = 0.039),IFN-γ(OR = 0.783,95%CI = 0.659~0.931,P = 0.006),TNF-α(OR = 1.495,95%CI = 1.106~2.020,P = 0.009)均是活动性肺结核的预测因子(P < 0.05)。   结论   该模型拟合度、ROC曲线下面积均良好,证实该模型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基于上述预测因子建立的Nomogram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可为活动性肺结核的实验室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英文数据库,包括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搜集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MDR-PTB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1年12月,由2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的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分析,对文章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研究纳入10篇文献,共80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相比,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MDR-PTB可提高12周末痰菌阴转率(OR=3.17,95%CI:1.85~5.43,P<0.01)、治疗24周末痰菌阴转率(OR=4.09,95%CI:2.74~6.12,P<0.01)、空洞闭合率(OR=3.11,95%CI:1.68~5.74,P<0.01)、病灶吸收率(OR=4.44,95%CI:2.40~8.22,P<0.01)和临床治愈率(OR=4.15, 95%CI:2.27~7.58,P<0.01),降低病亡率(OR=5.22,95%CI:1.16~16.96,P<0.01);与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相比,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MDR-TB的8周末痰菌阴转率(OR=1.79,95%CI:0.98~3.26,P=0.06)、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OR=2.72,95%CI:0.61~12.19,P=0.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相比,含贝达喹啉的化疗方案治疗MDR-PTB有助于加速痰菌阴转,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但仍需严密监测心电图,警惕贝达喹啉的心脏毒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GATA转录因子在红细胞生成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观察了氢醌在抑制K562细胞红系分化过程中转录因子GATA-1和GATA-2的mRNA表达变化。方法培养的K562细胞先经10和20μmol/L氢醌处理1周,然后经氯化高铁血红素诱导后,应用联苯胺染色法检测细胞血红蛋白合成情况,采用反转录PCR检测细胞GATA-1和GATA-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相对于溶剂对照组,K562细胞经10和20μmol/L氢醌处理1周后,氯化高铁血红素诱导的血红蛋白合成分别抑制了20.93%和39.13%;在没有经氯化高铁血红素诱导的情况下,相对于对照组,经10和20μmol/L氢醌处理1周的K562细胞GATA-1的mRNA水平分别下降了27.8%和50.0%,GATA-2的mRNA水平也分别下降了30.4%和56.5%;而经10和20μmol/L氢醌处理的K562细胞在氯化高铁血红素诱导后GATA-1的mRNA水平相对于对照组分别下降了26.3%和57.9%,GATA-2的mRNA水平也分别下降了29.4%和48.1%。结论氢醌处理可浓度依赖性地降低K562细胞红系分化潜能,而转录因子GATA-1和GATA-2的表达变化可能在氢醌抑制红系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GATA-1是在红系分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转录因子,实验观察1,2,4-苯三醇对K562细胞GATA-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DNA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的干预作用。方法培养的K562细胞先经5、10和20μmol/L的1,2,4-苯三醇处理72 h,然后经氯化高铁血红素诱导后,应用联苯胺染色法检测细胞血红蛋白合成情况,采用反转录PCR检测细胞GATA-1的mRNA表达水平。培养的K562细胞先经20μmol/L的1,2,4-苯三醇处理24或48 h后,或加入5-aza-CdR共同孵育48 h,或加入TSA共同孵育24 h,然后经氯化高铁血红素诱导后,采用反转录PCR检测细胞GATA-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当K562细胞经5、10和20μmol/L的苯三醇处理后,氯化高铁血红素诱导下的GATA-1mRNA表达水平分别只有对照组的91.1%、52.7%和23.2%,红系分化率分别只有对照组的93.3%、85.9%和65.5%。如果在20μmol/L的苯三醇处理24 h后加入5-Aza-CdR共同孵育48 h,氯化高铁血红素诱导的GATA-1mRNA表达水平相对于单纯苯三醇处理组有明显回升,达到对照组水平的80.0%。如果在20μmol/L的苯三醇处理48 h后加入TSA共同孵育24 h,氯化高铁血红素诱导的GATA-1mRNA表达水平相对于单纯苯三醇处理组有明显回升,达到对照组水平的78.0%。结论 1,2,4-苯三醇可引起K562细胞GATA-1基因转录抑制,而DNA甲基化和组蛋白去乙酰化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的改变可能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使用25G铅笔头式细针行单次腰麻时采取不同穿刺入路,选择一种穿刺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更少的穿刺方式。方法:120例下腹部及腹平面以下的短小手术(估计手术时间少于3小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直入法组(A组)和侧入法组(B组)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耗时、穿刺次数、成功率及术后腰背痛等不适的发生率。结果:穿刺时间A组(72.1±16.5S)长于B组(50.2±13.8S);一次穿刺成功例数A组(32例)明显少于B组(53例);两次穿刺成功例数A组(42例)少于B组(59例);三次穿刺成功率A组仅在80%左右;术后A组有5例患者诉有轻微腰部不适,B组无一例诉明显不适。结论:25G细针单次腰麻因其组织创伤少、操作步骤简单、椎管内出血风险小等逐渐被推崇,但因其"偏软"、"不易固定方向"等在临床中受到顾虑和限制。侧入法的应用可有效的避开穿刺路径中的棘上韧带、循阻力渐增的方向直至突破,抵达目标位置,值得在下腹部及腹平面以下的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人造血液是一类具有载氧能力、可暂时替代血液部分功能的液体制剂。目前已研制出的人造血液可分为人工合成的血红蛋白、天然血红蛋白制成的人工红细胞、全氟碳化合物和干细胞分化红细胞4大类。本文重点对近年人造血液的国内外研发进展进行总结,并对人造血液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发展趋势及未来研发方向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该领域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推进人造血液产品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孔径微孔滤膜对不同直径大小的肿瘤细胞的滤过作用及其对过滤后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不同孔径(1、3、5、8、10μm)的聚碳酸酯微孔滤膜分别过滤浓度相同但细胞直径不同的Jurkat、K562和A549细胞,测定细胞通过滤膜的滤过率;光学显微镜测量3种细胞(包括甲醛固定后的K562)的直径及其经不同孔径的滤膜过滤后的细胞直径;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经滤膜过滤后的K562细胞活性,对细胞进行再培养,并用生长曲线分析其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Jurkat、K562和A549细胞均不能通过1μm孔径的滤膜,通过3、5、8、10μm孔径滤膜的滤过率均依次升高。经3μm孔径滤膜滤过的K562细胞存活率为92.0%,且滤过后的细胞再培养后的细胞增殖能力仍较强。经甲醛固定的K562细胞的滤过率明显降低,且细胞平均直径无明显变化。结论活细胞能穿过孔径小于其直径的滤膜;穿过滤膜的细胞仍保持活性增殖,但甲醛固定可明显减少细胞通过滤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得力生(以下简称DLS)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检测DLS对HepG2增殖的抑制程度,Hoechst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时的形态学变化,同时使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HepG2的周期分布及凋亡率。结果:DLS以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方式显著抑制HepG2的增殖,在经6.25,12.5,25μL/mL DLS处理12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7.35%、18.89%、21.30%;阻滞HepG2于G2/M期并诱导凋亡。结论:DLS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