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总结以精神异常为首发症状的低血糖症的诊疗体会。方法对78例以精神异常为首发症状的低血糖症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根据血糖及热量摄入调整胰岛素等降糖药的用量,避免血糖波动。结果4例误诊为精神分裂症,5例误诊为脑梗塞,误诊率为11.54%。经对症处理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应加强糖尿病知识的宣教,建立慢性病档案,对于以精神异常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应注意询问相关病史及药物服用史,并监测血糖,综合分析病情,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2.
纳洛酮治疗急性左心衰竭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坚勇  胡春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2):1088-1088
近2年来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纳洛酮静脉注射作为辅助治疗,结果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观察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1.5岁;对照组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47-75岁,平均60.5岁。两组中慢性肺心病突发左心衰竭21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多维电解质泡腾饮料对高原军人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3km越野跑成绩、血压及脉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驻西藏地区健康官兵60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红景天组和泡腾饮料组,每组20人,测试各组试验前后血清LDH活性、3km越野跑成绩、血压及脉压.结果 服用样品14 d后,多维电解质泡腾饮料组血清LDH活性为(232±75)U/L,较试验前(270±49) U/L明显降低(P<0.05);3km越野跑成绩为(915.80±55.19)s,较试验前(970.20±87.96)s显著提高;脉压为(40±11)mmHg,较试验前(33±8)mmHg显著升高.结论 多维电解质泡腾饮料可以显著降低人体在高原低氧环境下血清LDH活性,提高脉压和3km越野跑成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在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AECOPD)临床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对50例AECOPD重症患者入院即时、治疗后3d血中的hs-CRP和D-D进行回顾比较,分析其患者病情变化和转归的关系.结果 50例AECOPD重症患者均经积极治疗后,明显好转43例(86%),死亡7例(14%).明显好转组血中hs-CRP和D-D在治疗后有明显的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中hs-CRP和D-D在治疗后呈持续上升趋势,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中hs-CRP和D-D的变化水平与AECOPD重症患者的病情演变有相关性,其变化可反映疾病的进展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余坚勇 《内科》2012,7(2):144-146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资料,提高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最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75例患者的院前抢救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5例患者入院后成功救治68例,抢救成功率为90.7%,死亡7例,病死率为9.3%。结论及时、准确、有效的院前急救可大幅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注射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急诊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重度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性气管插管前的用药,分为两组,常规组插管前用地西泮静脉注射,丙泊酚组插管前用丙泊酚静脉注射。监测并比较两组插管前后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以及插管完成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例),插管后出现呛咳的例数。结果与常规组相比,丙泊酚组插管后的血液动力学指标SBP、DBP、HR有明显变化(P<0.01),插管完成时间明显缩短,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插管后出现呛咳的例数很少,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丙泊酚静脉注射可明显减轻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急诊气管插管应激反应、提高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抗缺氧食品功能发酵液对缺氧大鼠氧离曲线偏移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本文研究了抗缺氧食品功能发酵液对缺氧大鼠氧离曲线偏移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缺氧对照组、抗缺氧发酵液组、高能固体饮料组和复合组(抗缺氧发酵液+高能固体饮料)5个实验组。对照组大鼠每天每只灌胃生理盐水3.5mL,三个样品组大鼠每天每只灌胃样液3.5mL。平原对照组在常压环境下喂养10天,缺氧对照组和样品组大鼠在模拟海拔高度5000m的低压舱中喂养10天;第11天灌胃结束后,测试各组大鼠主动脉压力、血氧饱和度和pH值;计算理论血氧饱和度与血氧饱和度偏移度。结果:抗缺氧发酵液组大鼠氧离曲线发生显著左移。结论:抗缺氧食品功能发酵液有助于增加机体在低氧环境下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有利于提高机体在缺氧环境下的血液运氧效率。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2003~2004年采用天眩清联合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7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共计97例,采取随机单盲法分组,其中观察组47例,男19例,女28例,年龄38~86岁,平均63.5岁,病程5±1天;对照组45例,男16例,女29例,年龄42~83岁,平均61.5岁,  相似文献   
9.
余坚勇 《广西医学》2011,33(3):340-342
目的 提高重型颅脑外伤的院前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抢救的资料.结果 128例患者中,安全转运返回医院117例(91.4%),途中死亡11例(8.6%).结论 正确的现场急救措施及合理的转运可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后续治疗赢得机会和时间,是减少致残、致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