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MRI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 I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手术前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正常对照组,14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病例均行盆腔、骶尾部MR检查。观察肛门内、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形态,肛门直肠本身发育缺陷以及骶椎、泌尿生殖系统等畸形。结果本组MR显示耻骨直肠肌、括约肌群发育好13例,发育较好3例,发育差3例,T1W I不抑脂序列为显示肛周肌群较好的序列。7例合并骶尾椎畸形,5例合并泌尿系统畸形。结论MR I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可从形态上了解盆底肌的发育,并能明确骶骨、椎管、泌尿系统等畸形,在确定手术方式及评价手术疗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3岁,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无畏寒、腰痛、腹痛,腹壁出现软组织肿块。外院肺穿刺活检、腹壁包块切除考虑为幼年黄色肉芽肿,经治疗出院,病情反复.既住史:10年前出现发热,胸部CT见多发结节影(图1),曾诊断为结核,幼年黄色肉芽瘤等,多次在多家医院诊治,疗效欠佳。体格检查:一股状态尚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相似文献   
3.
鼻腔脑膜瘤的CT诊断: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元新  赵廉忠 《广东医学》1995,16(8):558-559
  相似文献   
4.
鼻腔脑膜瘤的CT诊断(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腔脑膜瘤的CT诊断(附2例报告)广东省人民医院CT室(510080)余元新,起廉忠,赵振军颅外脑膜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以往国内外文献亦见报道,但多限于发生于眼眶的眼科病例[1],而对发生于鼻腔的脑膜瘤则报道极少[2]。笔者报告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评价直肠癌放化疗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直肠癌放化疗前后肿瘤血管灌注情况,判断各种灌注成像参数与放化疗疗效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对20例T3、T4期直肠癌患者放化疗前后行2次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所有病例放化疗前均经肠镜证实,12例放化疗后行手术治疗。CT灌注成像采用64层(GE公司)CT扫描仪,采用动态电影模式扫描,持续约45s所有数据经工作站软件处理,计算组织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time,MTT),血管表面通透性(vascular permeability-surface area product,PS)。比较直肠正常及肿瘤组织各灌注参数的变化。结果:直肠癌组织BF值明显升高、MTT值明显降低,与正常直肠组织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放化疗后,直肠癌组织BF值明显降低、MTT值明显升高,并具有显著性差异。BF、MTT值在放化疗有效者和无效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2例放化疗无效患者在放化疗后BF、MTT值无明显变化。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有效评价直肠癌患者放化疗前后肿瘤血管灌注情况的变化,对判断直肠癌放化疗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及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共17个肾EAML病灶的CT、MRI特征(9例仅行CT检查,2例仅行MR检查,2例同时行CT及MR检查),分析内容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及信号、强化模式等情况。结果单发病灶10例,多发病灶3例;其中11例病灶突出肾轮廓外,位于髓质内者1例,位于皮质与髓质多发者1例;病灶直径8~154mm,平均(63.0±47.0)mm,均呈不规则形或类圆形;14个病灶边界清楚(显示楔征6个、皮质掀起征5个),3个边界不清;7例病灶富脂肪,6例乏脂肪。CT平扫病灶实质密度均稍高于肾皮质;增强扫描示皮质期病灶实质明显强化11例,髓质期强化减退9例,髓质期持续强化2例;5例显示黑星征。MRI平扫实质部分T1WI呈等信号,T2WI脂肪抑制呈稍低信号;增强扫描皮质期明显强化,髓质期持续强化,1例显示黑星征。结论肾EAML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术前准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3.0 T MR DWI评价兔肝VX2瘤射频消融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2只.20只用于建立VX2瘤模型,2只健康正常兔用于行正常肝射频消融术对照.于VX2瘤种植后14~21 d(平均17 d),对符合实验条件瘤兔(病灶位于肝实质内,最大直径≤3 cm,坏死病灶直径≤整个病灶直径的1/2)行3.0 T常规MRI和功能DWI.对瘤兔及对照组正常兔行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术后7~10 d(平均8 d)行3.0 T常规MRI及DWI.所有射频消融治疗兔行MR检查后均行病理检查.测量兔肝VX2瘤、正常兔肝射频消融治疗前后ADC值,分析兔肝VX2瘤射频消融治疗前后3.0 T MR常规成像、ADC值特征,并与病理对照.同一b值射频消融治疗后不同组织间ADC值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结果 20只实验组兔肝VX2瘤模型均建立成功,1例肿瘤突出于肝表面、1例肿瘤病灶出现明显坏死未纳入实验.所有18个瘤灶及2例正常兔肝射频消融均成功.兔VX2瘤T1WI序列表现为低或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肝VX2瘤兔射频消融治疗后7~10 d,射频消融病灶T1WI序列表现为低或稍高信号,T2WI为混杂信号.T2WI序列周边环形稍高信号为肉芽组织,增强扫描明显强化,T2WI序列低、中等信号为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在DWI图上为低信号,活性肿瘤组织位于病灶周边,呈结节状,在T2WI、DWI图上为等或稍高信号.肿瘤标本为灰白色,部分肿瘤组织间夹杂增生血管、少许肉芽组织.b值为600 s/mm2时,射频消融治疗后活性肿瘤组织(9只)、坏死组织(18只)、肉芽组织(18只)、正常组织(18只)ADC值分别为:(1.227±0.140)×10-3、(0.702±0.050)×10-3、(1.918±0.124)×10-3、(1.739±0.044)×10-3mm2/s,各组间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值分别为200、400、600、800、1000 s/mm2时治疗后坏死组织、活性残留或复发肿瘤组织、肉芽组织、正常肝组织间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兔VX2瘤模型适合3.0 T MR评价射频消融治疗疗效的动物实验研究,对射频消融治疗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3.0TMR弥散加权成像评价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治疗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3.0T MR表观弥散系数(ADC)检测射频消融治疗后肝细胞癌(HCC)变化的价值,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检测HCC射频消融治疗后不同病理改变的价值.方法 40例HCC患者在射频消融治疗后3~7天、2个月、6个月接受3.0T MR DWI检查,b值为600 s/mm2,测量、分析射频消融治疗后病灶ADC值.结果 射频消融治疗后3~7天、2个月、6个月坏死区ADC值明显降低,2个月、6个月时射频消融中心坏死区ADC值高于治疗后3~7天;3~7天与2个月、6个月时坏死组织的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个月与6个月时坏死组织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7天、2个月、6个月时活性残留或复发肿瘤组织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C值可用于鉴别射频消融治疗HCC后坏死组织与复发或残留肿瘤组织.  相似文献   
9.
脾脏炎性假瘤CT和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脾脏炎性假瘤的CT、MRI表现,提高CT、MRI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患者的临床、CT、MRI资料,6例均行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CT、MRI表现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脾脏炎性假瘤的MRI表现:T1WI序列表现为低或等信号,T2WI序列为低信号,信号特点与纤维组织增生、灶性出血、凝固性坏死、含铁血黄素沉着等有关。CT表现:CT平扫表现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边界清晰的肿块,其内可见散在点状高密度出血灶、小片状低密度坏死区。CT、MRI动态增强后各期强化不明显。CT、MRI可见病灶周围有不完整包膜。本组炎性假瘤病理以大量纤维组织增生为特征,间以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以及单核细胞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伴以灶性出血、凝固性坏死、含铁血黄素沉着等。本组脾脏炎性假瘤CD68(巨噬或单核细胞标记物)均为阳性。结论:脾脏炎性假瘤具有特征性CT、MRI表现,CT、MRI对脾脏炎性假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肾动脉成像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肾动脉成像的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肾动脉变异和不同病变显示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使用多层螺旋CTA检查肾动脉的51例患者的血管重建图像,比较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肾动脉变异及不同病变的显示效果。29例与同期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51例患者中包括肾动脉变异12例、肾动脉狭窄27例、肾动脉瘤3例、肾动脉栓塞3例、肾动脉夹层6例。3例经手术证实,29例经DSA检查证实,19例经MRA等其他相关检查和随访证实。结果51例患者都能清晰显示变异的肾动脉、副肾动脉及肾动脉病变,特异度100%,灵敏度100%。29例患者与同期DSA图像对比,肾动脉的变异情况、病灶的部位、范围完全一致。各种常用图像后处理技术中,MPR难以完整显示血管的解剖学全貌,但能清晰显示肾动脉钙化、狭窄、栓塞、夹层、动脉瘤及肾内梗塞灶。MIP既能清晰显示肾动脉的解剖学形态,又能清晰显示不同病灶。VR能完整显示肾动脉的解剖学形态,在发现副肾动脉和对重叠血管、动脉瘤的显示方面优于MIP,但不能显示血管腔内情况。SSD可显示复杂的血管解剖学形态,但受阈值选择的影响较大。CPR可将迂曲的肾动脉伸展,显示较直观,并可应用来测量肾动脉狭窄处的截面积。结论MSCTA可直观地、准确地显示肾动脉变异及病变。肾动脉成像的各种后处理技术中,MIP和VR两者联合应用对肾动脉变异及病变显示最佳;MPR及SSD亦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