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眼科学   8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微循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对2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32例糖尿病眼底正常者(NDR)和31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DR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均高于NDR组。结论血液粘度的升高与DR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下颌-眼-面-头颅发育异常综合症,又称Hallermann-streif综合症,现将我院二例报告如下:病例一:×××,男,25岁,主诉:自幼双眼视差,检查:视力:右光感120cm左手动120cm,下颌短小,牙齿发育不良,畸形及缺齿??、双眼水平不规则震颤,双角膜后羊脂状kp( ),瞳孔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通常双眼发病,最终可导致患者失明。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基因治疗、生长因子治疗、视网膜移植和人工视网膜等都取得相当大的进展。此外,经典的药物疗法以及传统医学治疗方面也有新的探索。现将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治疗的发展情况及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小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在不同培养模式中的形态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培养环境对小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分别培养新生小鼠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并纯化培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将纯化和未纯化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分别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接触和分层共培养,相差显微镜观察视网膜神经细胞在不同培养模式中的表现。结果:混合培养的视网膜神经细胞较纯化培养的神经节细胞生存时间长,突触联系多。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共培养时,神经细胞的存活时间进一步延长,突触联系增多,但是神经细胞在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层和接触共培养的两种模式中,显示出了不同的细胞形态。结论: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不但对神经节细胞具有滋养作用,细胞间的立体结构关系可能还影响着细胞的成熟分化。  相似文献   
6.
观察23例病人46眼,饮用啤酒前后眼压的变化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结果显示:46眼平均基础眼压为4.23±1.63kPa,饮用啤酒后120min时平均眼压为2.94±1.21kPa,眼压下降率为30.39%。23例病人饮用啤酒后60min时平均血浆渗透压与基础平均血浆渗透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提出:啤酒能够降低眼压,降眼压的机制尚需探讨。在临床使用其它降眼压药物不理想时,口服啤酒降眼压是一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带蒂结膜瓣转移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26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加用丝裂霉素C并行带蒂结膜瓣转移、术后低浓度丝裂霉素C点眼进行治疗并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了6~12mo随访,有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没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复发性翼状胬肉,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加用带蒂结膜瓣转移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兔眼虹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体外培养和观察兔眼虹膜色素上皮细胞(IPEC),为临床和实验研究IPE细胞提供基础。方法:采用酶消化加酶辅助机械分离法分离IPE细胞,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情况,并采用免疫荧光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原代培养的IPE细胞多数呈圆形或六边形,细胞内充满黑色颗粒。传代培养的IPE细胞呈梭形或纤维细胞样生长,细胞中的色素颗粒也逐渐减少。免疫荧光法对培养细胞进行cytokeratin染色显示IPE细胞成阳性反应,阳性率达100%。结论:采用酶消化加酶辅助机械分离法可成功地分离培养出IPE细胞。  相似文献   
9.
通过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调基础知识,融会贯通的教学方法;精讲重点难点,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以期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从而提高眼科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早期征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18例已确诊的糖尿病病人散瞳后,经眼底镜检查未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55例,对此55例病人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其中18例(32眼)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征象;微动脉瘤30眼(93.7%);毛细血管扩张16眼(50%);毛细血管闭塞13眼(40.6%);小静脉扩张7眼(21.8%)。这些早期征象,对揭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理有一定的意义,并提示对未出现视功能改变的糖尿病患者,应早期进行眼科检查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