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近年来,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IVUS通过对病变程度、性质和累及范围精确判断,可帮助介入医生选择最佳治疗策略,指导介入治疗过程,在提高对冠状动脉病变认识和指导介入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IVUS在特殊类型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以供临床参考。一IVUS在左主干病变中的应用左主干病变属于较复杂的病变,原因在于解剖结构特殊(血管较短、多见弥漫病变,与冠状窦成角或弥漫性重构,常累及左  相似文献   
2.
正动态心电图是应用Holter技术在患者日常活动状态下用一种随身携带的记录仪连续监测人体24 h的心电图变化。动态心电图能够利用回放系统经电子计算机处理作快速阅读和分析,可以分别显示监测期内心脏搏动总数、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及平均心率等,且其结果可用不同方式显示,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资料,从而弥补了常规心电图只能做短暂静态记录的不足。一动态心电图适应证与普通心电图相比较,动态心电图具有可持续性,它可以及时反映患者情况。一般而言,临床遇及以下7类情况可采用动态心电图。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农村居民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开展农村社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建立完善的工作网络的基础上,对迁安市夏官营镇农村居民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干预前后,按照多级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取408人和200人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结果干预后,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由54.2%上升至91.5%;健康行为形成率由54.7%提高到93.0%。结论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是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水平、促进健康行为形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剖宫产指征的掌握情况。方法 对 949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为 3 4.9%。主要指征依次为 :妊娠并发症 ( 2 9.6% )、相对头盆不称 ( 10 .6% )、臀位 ( 10 .2 % )、胎儿窘迫 ( 9.8% )、巨大儿( 9 .2 % )、疤痕子宫 ( 8.9% ) ,其中巨大儿的诊断符合率 67.5 % ,新生儿窒息率 6.7%。结论 提高产科医务人员对剖宫产的认识 ,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5.
<正>临床上诊断冠心病的方法有多种,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其中一种较为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它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的辅助下,通过特制定型的心导管经皮穿刺周围血管,进入左右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促使冠状动脉清晰显影,得出冠状动脉血管影像,临床医生能够更加清晰全面地了解冠状动脉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冠状动脉造影术被称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由于它属于一种"有创性"检查方法,可能会产生一些并发症,本文总结冠状动脉造影术的6种并发症和预防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硝酸酯类药物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以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临床上硝酸酯类药物常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心绞痛治疗。在硝酸酯类药物使用方面,大多数患者,甚至部分基层医院医生只关心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却常忽视药物的其他临床作用,如不良反应和反跳现象等,这些临床作用具体有哪些,又应该如何应对?为此,本文整理了硝酸酯类药物临床相关不良反应和反跳现象并给出相应应对措施,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常见于老年人。研究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当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发病率高,并且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严重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故我们要对此类疾病加以重视。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动脉硬化程度逐渐加重,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由动脉硬化引起,动脉硬化程度与脉压差成正比。老年人动脉弹性降低,血压波动显著,并且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舒张压较低。因此,针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治疗,在降压目标和药物选择方面都需要格外谨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揭示不同孕龄母胎血清麻疹抗体相传关系,掌握不同孕龄胎传麻疹IgG抗体的自然消长规律,为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及血清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继而科学控制相应疾病的发生.方法 ①确定不同孕龄引产、早产、正常孕产妇的母-胎血为采集标本,按孕龄5~9月龄孕妇分为5组,采集母体肘静脉血和胎儿脐带血.②实验室分别对母、胎血进行血清分离、配对编号、冷冻保存.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母-胎血清麻疹IgG抗体.比较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和抗体阳性率及保护性抗体阳性率.结果 检测的各组母、胎间麻疹IgG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6.29,P<0.01);孕5~8月龄母、胎麻疹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2.97~17.24,P<0.01);各组母体麻疹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各组间胎儿麻疹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F0.01(4.180)=6.74,P<0.01].结论 胎儿抗体多少随母体抗体多少呈规律性消长,孕20~32周组胎传抗体是母体抗体60%左右,孕36~周时因母亲的麻疹抗体通过胎盘被浓缩,胎儿抗体达到母体同等水平.母体各组平均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26.15%,胎儿各组平均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18.25%,因母传关系所致70%~80%左右足月胎儿不具备保护性抗体.  相似文献   
9.
1 诊断 1.1入院时诊断:G5P0,孕31 6周,重度子癇前期、双胎妊娠、胎膜早破、先兆早产、胎盘早剥? 1.2入院后4小时可补充诊断胎盘早剥,一胎儿窘迫. 2 诊断依据与分析 2.1 孕妇入院时存在高血压、尿蛋白 ,既往无高血压、肾病史,故应诊断重度子癇前期,排除原发性高血压或慢性肾炎.  相似文献   
10.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艳琴  李学军  庞淑兰 《河北医药》2008,30(11):1670-1671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Epo在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30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po染色阳性细胞主要集中于腺上皮细胞的胞浆中,周围间质细胞无明显着色。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内膜(P<0.01);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期和分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o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