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β-catenin、cyclinD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9例乳腺癌,56例乳腺增生症和32名正常乳腺组织中β-catenin、cyclinD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32名正常乳腺组织中β-catenin在细胞膜中强表达,cyclinD1阴性表达。乳腺癌β-catenin异常表达率78.8%,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42.8%(P<0.01);乳腺癌cyclinD1阳性表达率57.6%,高于乳腺增生症32.1%(P<0.01)。β-catenin异常表达、cyclinD1的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cyclinD1的表达相关。结论β-catenin异常表达是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子,这个过程可能是通过激活cy-clinD1实现的。β-catenin异常表达和cyclinD1过表达可作为评估乳腺癌转移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βcatenin、cyclinD1、c-my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9例乳腺癌,72例乳腺增生症和4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βcatenin、cyclinD1、c-myc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4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βcatenin在细胞膜中强表达,cyclinD1及c-myc阴性表达。乳腺癌-βcatenin异常表达率78.15%(93/119)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44.44%(32/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cyc linD1阳性表达率57.98%(69/119)高于乳腺增生症33.33%(24/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乳腺癌c-myc阳性表达率56.30%(67/119)高于乳腺增生症27.78%(20/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βcatenin异常表达、cyclinD1的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c-myc的过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相关。-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cyclinD1的表达相关,而与c-myc的表达无关。结论β-catenin异常表达是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子,这个过程可能是通过激活cyclinD1实现的。-βcatenin异常表达和cyclinD1、c-myc过表达可作为评估乳腺癌转移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β-catenin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突变情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9例乳腺癌、72例乳腺腺病和4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PCR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44例乳腺癌β-catenin外显子3的突变情况。结果 4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β-catenin在细胞膜中强表达。乳腺癌β-catenin异常表达率78.15 %(93/119)明显高于乳腺腺病44.44 %(32/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β-catenin异常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44例乳腺癌组织中未检测到β-catenin基因外显子3的突变,β-catenin的异常表达率为77.30 %(34/44)。结论 β-catenin异常表达可作为评估乳腺癌转移预后、指导治疗的指标。乳腺癌组织中β-catenin异常表达不是由β-catenin基因突变所致,可能存在其他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NK/T细胞淋巴瘤p53和β-catenin基因突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53和β-catenin基因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突变情况.方法:用PCR-SSCP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20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p53基因外显子4~8,β-catenin外显子3的突变情况.结果:8例p53基因发生突变,突变方式主要为错义突变,G:C→A:T转换多见;6例β-catenin基因发生突变,均为错义突变.结论:p53基因突变可能是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发生的生物学机制之一,但突变位点并不集中,无明显的突变热点;错义突变是鼻型NK/T细胞淋巴瘤p53和β-catenin基因突变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医科大学主办的第三届国际干细胞研讨会于2004年9月15-17日在沈阳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日本、美国、瑞士、瑞典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专家22人,有国内代表118人,另有200余人旁听了本次会议。会议主要就近年来胚胎干细胞、干细胞分化机制、成人干细胞以及干细胞应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本文综述会议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Wnt信号通路关键因子β-catenin的突变和表达及靶基因cyclinD1、c-my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9例乳腺癌,72例乳腺增生症和4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β-catenin、cyclinD1、c-myc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PCR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44例乳腺癌β-catenin外显子3的突变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β-catenin的表达.结果 4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β-catenin在细胞膜中强表达,cyclinD1及c-myc 阴性表达.乳腺癌β-catenin异常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78.15%vs44.44%,P<0.01),乳腺癌cyclinD1、c-myc阳性表达率高于乳腺增生症(57.98%vs33.33%;56.30%vs27.78%,均P<0.01).β-catenin异常表达、cyclinD1的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c-myc的过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相关.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cyclinD1的表达相关,而与c-myc的表达无关.44例乳腺癌组织中未检测到β-catenin基因外显子3的突变,v-catenin的异常表达率为77.30%.结论 β-catenin异常表达是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子,这个过程可能是通过激活cyclinD1实现的.β-catenin异常表达和cyclinD1、c-myc过表达可作为评估乳腺癌转移预后、指导治疗的指标.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内β-catenin异常积聚不是由β-catenin基因突变所致,可能存在其他机制.  相似文献   
7.
肺肿瘤分类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肿瘤尤其是肺癌是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为了更深入系统地研究 ,世界各国的病理学家们悉心钻研 ,以期找到一个合理的、并可指导临床的、统一的分类标准。但是 ,由于正常呼吸道上皮的组织形态学十分复杂 ,由其发生的各种肺癌的组织形态学表现更是多种多样。这就决定了肺肿瘤组织形态学十分复杂 ,长期以来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常规病理工作中 ,一直沿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分类标准。早在 1 96 7年 ,WHO便组织世界各国著名病理学家制订了最初的WHO国际肺肿瘤组织学分类[2 ] 。其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  相似文献   
8.
E-cadherin和Ki-6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E-cadherin和Ki-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结直肠癌、23例结肠腺瘤和2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E-cadherin及Ki-6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癌、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组织中E-cadherin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7.1%、24.0%和5.0%,结直肠癌E-cadherin异常表达率明显高于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组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Ki-67阳性指数在结直肠癌、结肠腺瘤及正常结肠组织中分别为(67.60±2.52)%、(38.44±3.59)%及(8.65±1.10)%。结直肠癌的Ki-67阳性指数明显高于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组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herin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转移有关(P=0.020和P=0.013),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大体形态、分化程度无关。Ki-67表达与患者性别和有无淋巴转移有关(P=0.011和P=0.043),而与患者的年龄、大体形态、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关。E-cadherin正常表达组和异常表达组的Ki-67阳性指数分别为(67.30±18.87)%和(68.64±11.99)%。E-cadherin异常表达组Ki-67阳性指数略高于正常表达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cadherin和Ki-67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子,并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评估结直肠癌预后、指导治疗的指标,但两者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没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在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①10只健康犬,麻醉满意后开颅.暴露硬脑膜后以不同外力制造加速性脑损伤模型.对不同病灶行常规超声及灰阶超声造影检查,实验结束后犬脑行病理学检查.②选取13例脑外伤患者行术中超声检查.应用常规超声检测病灶,确定外伤灶的位置、深度、大小、内部回声等.对血肿清除术中出现的急性脑膨出再行超声检查,以检测是否有迟发性血肿出现.选取8例脑外伤患者行术中超声造影检查.结果 ①10只实验犬中共有脑外伤灶12处,选取10处行超声造影检查,证实脑挫裂伤1处,脑挫伤伴出血1处,脑内血肿7处,脑内血肿破人脑室2处,脑内血肿包绕血管1处.②13例患者中,术前CT检查发现病变15处,术中超声发现病变18处.其中,术中超声发现对侧硬膜外血肿4例,1例经CT证实为对侧硬膜外血肿;3例超声诊断为硬膜外血肿后,在超声引导下将血肿清除.脑内血肿造影后边界清晰,出血区表现为无或低增强,而脑挫裂伤挫伤区内有造影剂进入;与二维超声比较,病变区范围变大.结论 常规超声可清晰显示脑外伤灶,并对其进行精确定位.对于术中急性脑膨出,超声可发现颅内迟发性血肿并进行定位,不同类型脑外伤灶其超声造影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prostate carcinoma,Pca)组织bcl-2、p53、P504S及34βE12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SP法,检测54例前列腺癌标本的bcl-2、p53、P504S及34βE12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与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标本进行对照。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bcl-2及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4.4%和33.3%,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阳性率(25.0%和1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前列腺癌中,低分化组bcl-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及中分化组(P<0.05),临床分期D期明显高于B及C期(P<0.05);p53的表达水平在上述各组及各期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504S在54例前列腺癌均呈阳性表达,相反34βE12均呈阴性表达。结论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P504S能区别良性腺体和癌,bcl-2及P504S蛋白在前列腺癌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检测bcl-2、P504S及34βE12蛋白表达水平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