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双喜  何相臣 《西部医学》2011,23(8):1478-1479
目的探讨PFN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FN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37例,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行PFN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获10~24个月随访,平均16个月,全部骨性愈合,无螺钉松动、断裂及明显切割,优良率91.8%。结论 PFN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能使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是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妇女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因有别于正常非妊娠妇女,且要考虑到对母体、胎儿及后续妊娠的影响,往往延误诊断及治疗,造成严重感染或并发症。甚至危及母婴的生命。1990年4月-2006年4月我们共收治58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现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股骨骨折内固定失效原因,提高股骨骨折手术治愈率。方法 分析1994年~2003年我院收治的32例股骨骨折内固定失效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钢板弯曲3例、断裂8例,单纯螺钉松动6例、断裂5例,钢板弯曲或断裂伴螺钉断裂或松动6例,髓内针弯曲或松动4例。结论 内固定方式或材料选择不当,以及手术操作不规范是导致股骨骨折内固定失效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
掌侧入路“T”形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双喜  何相臣 《海南医学》2011,22(17):75-77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T”形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采用经掌侧入路关节外复位、“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72例,对获得随访的6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64例患者获6~14个月随访,平均9.6个月。x线显示,3个月内骨折全部愈合,复位无丢失。根据Aro关于Colles骨折复位后的功能评价:优45例、良i3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0.6%。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经掌侧人路复位,较易恢复桡骨远端正常解剖结构;“T”形锁定钢板固定简单可靠,具有固定后复位不易丢失的特点,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练,能最大限度的恢复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妇女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因有别于正常非妊娠妇女,且要考虑到对母体、胎儿及后续妊娠的影响,往往延误诊断及治疗,造成严重感染或并发症,甚至危及母婴的生命。1990年4月 ̄2006年4月我们共收治58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现分析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8例,年龄20岁 ̄39岁,平均24.1岁。妊娠早期合并阑尾炎19例,中期28例、晚期11例。单纯性阑尾炎32例,化脓性阑尾炎16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10例。合并弥漫性腹膜炎8例,外院转入11例。入院后全部病例均行急诊手术治疗,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诊断。术后除1例胎儿死亡,1例流产外,母亲及…  相似文献   
6.
自1970年Roy-Camille采用椎弓根螺钉及钢板作为脊柱后路固定方法以来,椎弓根内固定系统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已被公认为理想的脊柱后路固定方法,并因此获得了广泛的临床应用。我院在无术中X线透视的条件下,自1999年以来开展此项手术2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